【摘 要】
:
二维磁性材料因为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块材和薄膜的物理特性,以及易于进行电气控制和化学功能化等优点,有望进一步推动基础物理学相关理论的发展以及磁性材料在二维自旋电子学、片上光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新技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而二维磁性材料想要得到真正的应用,寻找并可控制备具有高居里温度(TC)和稳定性等优异磁学性能的二维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铬基碲化物作为室温铁磁体的理想候选材料,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这个背景下,
【基金项目】
:
面上(2019-2022,No.51872100); 重点研发子课题(2019-2021,No.2019YFC0121602); 2019湖北省创新群体(2019-2022,No.2019CFA002); 湖北省揭榜制科技项目(2020BED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维磁性材料因为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块材和薄膜的物理特性,以及易于进行电气控制和化学功能化等优点,有望进一步推动基础物理学相关理论的发展以及磁性材料在二维自旋电子学、片上光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新技术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而二维磁性材料想要得到真正的应用,寻找并可控制备具有高居里温度(TC)和稳定性等优异磁学性能的二维材料是至关重要的。铬基碲化物作为室温铁磁体的理想候选材料,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这个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实现二维Cr2Te3纳米片的高质量可控制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磁光克尔效应系统地研究了二维Cr2Te3纳米片的磁学性质在外加应变下的变化特性。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的方法实现了二维Cr2Te3纳米片的高质量可控制备。通过对生长参数和条件进行调控,有效提高了Cr2Te3纳米片的结晶质量和衬底的洁净度,并实现了对Cr2Te3纳米片横向尺寸在~5μm到~100μm的调控,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确定了材料的晶相(h P20,PDF#71-2245)。(2)采用磁光克尔(MOKE)和反射磁圆二色性(RMCD)的表征手段研究了二维Cr2Te3纳米片的基本磁学性质及其在应变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明显的方形磁滞回线证明了该二维纳米片的铁磁和单畴特性。在+0.37%的外加拉应变下,Cr2Te3纳米片的居里温度(TC)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相比同等厚度材料,厚度为~15 nm的Cr2Te3纳米片的TC提高了~40 K,随着厚度的增加,提高幅度有所降低;而矫顽力(HC)则大幅降低,厚度为~15 nm时仅为未弯曲下的4%。在-0.37%的外加压应变下,Cr2Te3纳米片的TC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相比同等厚度材料,厚度为~14 nm的Cr2Te3纳米片的TC降低了~30 K;而HC同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厚度为~14 nm时仅为未弯曲下的33%。在应变下磁学性质的大幅变化说明了二维Cr2Te3纳米片具有较高的应变敏感特性,其磁学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能够受到应变的有效调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缺血性脑梗塞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生活水平,制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溶栓药物,但其有效治疗时间窗局限于发病4.5小时以内,而超过这一时间窗的rt PA溶栓治疗,将会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HT)风险,加重脑卒中患者
文字是人类最早记录的信息之一,也是人类开始相互沟通交流的标志之一。自然场景文字是现代社会各种场景中不同信息的载体。因此,检测定位出自然场景文字对于人类社会活动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自然场景文本检测应用广泛,如智能工厂、车牌识别和证件识别等。基于文字信息的重要性,学界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深度学习兴起后,场景文字检测领域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来解决场景文本检测问题。然
面对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电能转换的核心器件,在未来大规模光伏并网的应用场景,决定着光伏发电的质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性能优化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特别是随着新一代半导体的发展,开关器件频率大幅度提高,大功率逆变器的共模电压问题备受关注。论文以多模块并联逆变器拓扑为对象,对并网逆变系统相关技术做出研究,并对共模电压,环流等难点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
证照自动识别设备广泛应用于机场、码头、车站、酒店等场所,现有设备常用普通面阵相机实现证照成像,存在成像距离长、设备体积大等缺点。鱼眼摄像头焦距短、视角大,可有效减小成像距离,进而减小证照识别设备的体积。采用双鱼眼摄像头可进一步减小成像距离,实现证照识别设备的小型化,但存在图像畸变、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首先,针对鱼眼摄像头成像的几何畸变问题,研究了基于棋盘格
腔光力学是将光学微腔与机械振子结合起来研究光场和机械振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近年来,得益于微纳加工工艺的巨大进步,光学微腔品质因子不断提高,模式体积越来越小,腔光力学得到快速发展,在基态冷却、基础物理、声子激光以及弱力传感等方面应用广泛。与此同时,奇异点光力学系统的性质和应用近年备受关注,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奇异点特殊的物理机制产生了手性激光、快慢光转换以及非互易光学传输等很多新奇的物理效应
原子钟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时间基准设备,为国际原子时报数提供时间基准。根据钟跃迁频段不同,原子钟划分为微波钟和光钟两种类别。为建设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标准,本课题组正在开展基于量子逻辑技术的镁-铝离子光钟研究。我们完成了离子囚禁系统、光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搭建了铝离子光钟实验平台,并成功探测到量子逻辑跃迁信号和钟跃迁信号。在该背景下,本论文展开了光钟闭环锁定和稳定度优化的研究,主要完成工作如下所述
第一部分单中心1840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吻合口漏情况分析目的:比较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不同严重程度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行直肠癌前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吻合口漏严重程度分组。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吻合口漏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840名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纳入研究,138例患者发生术后
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速了各行业的全面低碳转型,发电行业首当其冲。碳交易机制作为推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也愈受关注。但我国碳市场还不成熟,从发展的视角看应积极引入碳期货等创新性产品,以实现碳价格对企业减排的实质性激励。文献调研显示,在评估碳期货的引入对企业减排、行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作为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发电行业未来也有望成为首先进
脉冲强磁场作为一种揭示物质未知现象和效应的极端实验环境,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中。脉冲强磁场的产生是一项挑战极限的强电磁工程技术,复杂性高、技术难度大。为了满足前沿科学研究的发展需求,磁场波形与磁体结构形式正在日趋多样化,磁场参数向更高磁场强度、更长持续时间、更稳磁场波形以及更高重复频率等方向发展,亟需建设高水平的脉冲强磁场装置。而控制系统作为脉冲强磁场装置核心组成部件之
结构轻量化是目前船体建造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高强钢薄板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切割工艺作为焊接生产必经的首道工序,切割的质量与效率将会直接影响船体建造的质量与效率。板材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产生的残余应力和变形,会对后续的建造工艺特别是焊前装配精度造成严重影响,这点在薄板切割上体现尤为明显。本文使用典型的热切割工艺—火焰切割,以Q550钢薄板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