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缺陷及原子扩散与材料的制备、热处理、以及蠕变过程有密切关系。研究基于点缺陷的原子扩散微观机制,对优化设计材料性能,改进材料加工工艺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实验上研究点缺陷以及原子扩散是非常困难的,理论计算和模拟正好弥补了实验研究的不足。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本论文深入研究了铝合金强化相Al3Sc和Al2Cu中的点缺陷以及原子扩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运用第一原理计算研究了纯Al3Sc和过渡元素(TM=Ti,Y,Zr或Hf)掺杂的Al3Sc中的点缺陷及原子扩散。首先计算得到了点缺陷的形成能,结果表明:在极端富Al条件下,VSc的形成能较低,较AlSc更易形成;在极端富Sc条件下,ScAl较VAl更易形成。而在化学配比附近,VAl成为主要的缺陷。然后使用爬坡弹性带法得到了主要扩散路径的最小能量路径。结合点缺陷的形成能和原子扩散的迁移能垒,得到了原子扩散的激活能垒,结果表明:Al原子通过Al空位诱导的最近邻跳跃机制激活能垒最低,是主要的Al原子扩散机制,而其它扩散机制由于具有较高的激活能垒或不稳定的扩散终态,对扩散的贡献非常小。在富Al条件下,Sc原子主要通过最近邻跳跃机制扩散,而在富Sc条件下,反位协助机制更有利于Sc原子扩散。六跳跃机制和次近邻跳跃机制因激活能垒很高,不利于原子扩散。进一步研究了典型的过渡元素(Ti,Y,Zr或Hf)掺杂对原子扩散的影响。掺杂原子与基体原子失配度呈现Zr<Hf<Ti<Y的增加趋势,原子主要扩散机制的激活能垒随着原子失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2、运用第一原理计算研究了θ-Al2Cu相中的点缺陷和原子扩散。点缺陷形成能计算结果表明,在富Al条件下,AlCu缺陷较VCu缺陷形成能低,是主要的缺陷类型;在富Cu条件下,CuAl最易形成。通过计算晶格振动的声子谱,研究了零点能对点缺陷形成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点能对点缺陷形成能的影响较大,但并不能改变点缺陷形成能大小的相对顺序。基于点缺陷稳定性,进一步研究了θ相中的原子扩散。结果表明Al原子的主要扩散机制是次近邻跳跃机制,而Cu原子的主要扩散机制为反位协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