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环境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公司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流经济学理论把企业的产权归属看作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出发,指出了从长期看,公司治理环境对公司效率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产权对公司效率影响则比较小。主要从公司治理环境中的政府行为和市场竞争两个角度论证了公司治理环境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以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下培育了极具竞争力的国有企业的作为实证,证明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并不比私有企业低。从而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新的思路,那就是从宏观上培育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良性竞争。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根据本文的政府治理模型,建立一个权力分散的政府,政府的行为将受到约束,现在国有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将得到解决。如果只是改变产权的归属,正如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很多私有化后的企业将会比国有企业更加依靠权力获得竞争优势。 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公司治理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分别从同一治理环境下两种不同性质公司存在的治理问题和不同治理环境存在的治理问题以及两种问题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从公司治理环境中政治结构的分析,建立了政府结构对企业效率影响模型。 第三部分主要从公司治理环境中市场环境分析,建立了市场竞争对企业效率影响的模型 第四部分分析了新加坡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证明了上述两个模型的结论。 第五部分总结了前面的论述得出结论:产权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所有权的不同不会从根本上制约企业的效率。现在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跟多的是由于市场竞争体制不完善和政治体制与市场体系不相适应造成。这种不完善和不适应还造成了我国私有企业运做不规范,扭曲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因此本文提出要提高国有企业效率该做的是完善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
其他文献
股权的集中度及其归属方、股份的流通性质,是股权结构状况的两大要素.与此相对应,中国的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存在两个问题——"一股独大"问题和大部分股份不能流通的问题,这
二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长,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经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
市场经济秩序问题是当代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主题,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是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市场经济秩序是按照市场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所制定的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制度或规则,在本质上具有法治的属性,其实质就是以法律、法规等为核心形式固定下来的市场运行准则,其目的是以明晰的产权为基础,把各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规范化,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资源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与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与传统的中央银行有着本质区别的欧洲中央银行(ECB)并非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而是一个典型的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