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淀粉酶血症2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巨淀粉酶血症会引起血淀粉酶升高,在临床易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等其他引起血淀粉酶升高的疾病,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错误治疗。为了更进一步认识巨淀粉酶血症,我们分析了我院目前诊断的2例巨淀粉酶血症病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巨淀粉酶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转归,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1996年01月-2016年12月确诊并随访至今的2例巨淀粉酶血症的病例,并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 Med、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自1996年1月到2016年12月发表的关于巨淀粉酶血症的病例报道,对该疾病的病因、发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3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平均年龄38.84±27.79岁,小于14岁的有10例(30.3%)。(2)性别:男性15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为0.83:1。(3)伴发疾病:23例巨淀粉酶血症伴发于其他疾病,其中恶性肿瘤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6例、炎性疾病5例、其他疾病3例。其余10例为健康人群(其中1例为先天性)。(4)临床表现:腹痛13例,发热2例,消瘦2例,消化不良2例,腰背痛2例,咳嗽、咳痰2例,气促1例,水肿、呼吸困难1例,乏力1例,腹泻1例,阴囊疼痛1例,无症状5例。(5)误诊情况:33例巨淀粉酶血症患者中,10例(30.3%)前期曾误诊为胰腺炎。(6)随访及转归:33例巨淀粉酶血症患者中2例死亡(1例死于严重出血和呼吸系统并发症,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22例随访了2周-5年:5例在伴发疾病治疗后血淀粉酶降至正常,其余17例在随访期间血淀粉酶无明显减低。9例未报道随访情况。结论:(1)血淀粉酶升高,尤其是肾功能正常,尿淀粉酶正常或减低时,应考虑巨淀粉酶血症的可能。(2)巨淀粉酶血症不仅伴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也可见于健康人群,临床对此类患者应注意排查相关疾病及进行家族随访。但巨淀粉酶血症是否和这些疾病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维生素D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VDR+/ER+)具有抑制作用;探讨维生素D和维生素D受体(VDR)过表达干预人乳腺癌干细胞株MCF-7(CD133+)对他莫昔芬敏感性的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传代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VDR+/ER+)细胞株,并用不同浓度维生素D处理,EDU流式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Hoechst检测DNA损伤,Weste
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在冻藏过程中易发生冷冻变性,导致鱼糜及其制品功能特性的降低。本论文以鳙鱼鱼糜为原料,探究不同添加量、不同分子量水溶性大豆多糖对于鳙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冻藏稳定性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抗冻机理;最后辅以液氮冷冻,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的鱼糜冷冻方式。(1)通过白度、持水性、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等理化指标及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研究不同添加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
本文研究非线性时间分数阶耦合反应扩散系统和带有γ阶(1<γ<2)多项时间分数阶导数的对流扩散波动方程的一类新型混合有限元方法.相对传统的混合元方法,该混合方法具备以下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变得更加重要.企业的管理者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方式就是企业的经济管理,其已经得到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在管道声学信号中提取有效的故障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广义Fisher-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的管道堵塞故障特征。广义Fisher准则可以删除无关的和鉴别性
1 有毒植物中毒的临床特点1.1 主要毒性化学成分有非蛋白氨基酸、有毒蛋白质及肽类、萜、生物碱、苷、酚、亚硝酸盐等,及污染的重金属、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背景及目的:随着骨折内固定材料被广泛使用,内植入物相关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内植入物表面允许细菌生长和繁殖,内植入物相关感染成为了骨科面临的主要风险。开发具
目前,在南疆一些棉农和基层技术人员把棉田周围的榆树当成蚜虫和其他害虫的源头砍掉或是频繁喷药,这样的做法无益于蚜虫的防治。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和试验结果,重点探讨
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通过加快养老机构的发展,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的战略性任务之一。文章在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