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剩余污泥对果渣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产生的的柑橘果渣废料高达几百万吨,果渣虽然属于废弃物,但还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国内外已开展过对果渣厌氧发酵处理的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渣通过厌氧发酵处理是可行的,发酵过程产生的甲烷可作为能源利用,沼液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田。但由于柑橘果渣的成分特性,对其单独进行厌氧发酵极易引起酸积累,降低系统内的pH,严重影响厌氧发酵微生物活性,从而导致发酵效果不佳。剩余污泥与果渣相同,属于具有较高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而剩余污泥成碱性,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且富含N、P、K等营养元素以及多种厌氧发酵微生物,将其与果渣混合发酵,能改善厌氧发酵系统的稳定性及产气效率,降低碱元投加量以减少开支,而且能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本实验以四川某柑橘果汁厂的果渣为研究对象,采用半连续发酵法,每天定时进出料一次,设置两组反应器。其中混合组中果渣与剩余污泥按体积比3:1混合投料,设纯果渣投料组作为对照,对两组反应器的产气量及系统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厌氧发酵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和投料负荷对系统的影响程度,确定反应器有效的启动方式和最佳投料负荷。本文基于多元回归原理,采用SPSS软件来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大量的实验数据为原始数据,为其建立了产气量预测模型,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实验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本实验厌氧发酵过程中,果渣-剩余污泥混合组反应器的COD去除率、营养元素配比、产气量以及系统稳定性都要好于果渣组反应器,说明添加剩余污泥有利于果渣的厌氧发酵。(2)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果渣与果渣-剩余污泥两组反应器的最佳投料负荷分别为2.1kgCOD/m3.d和2.5kgCOD/m3.d。在此投料负荷下反应器的CODcr浓度分别达到最低值11012mg/L和10045mg/L,产气量分别为1409.7mL/d和889.6mL/d,系统pH、VFA和ALK等各项指标也较稳定。当两组反应器的投料负荷分别超过2.1 kgCOD/m3.d和2.5 kgCOD/m3.d,产气量有下降趋势,且后续运行中产气量得不到明显的提升,波动较大,系统开始失稳。(3)实验投料负荷宜采用逐级递增的方式从低投料负荷开始进料。这种逐级递增的投料模式有助于厌氧反应器的正常运行,直接采用较高负荷的投料方式不利于反应器的后续运行,系统内部易造成VFA累积,导致系统稳定性恶化。(4)通过外加碱元能及时、有效的调节系统的pH值,但随着投料的持续和投料负荷的持续上升后,系统内新增的VFA不能及时被厌氧微生物转化,导致VFA继续积累,进而影响发酵过程。(5)基于两组实验数据建立了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果渣组方程的R2为0.997,果渣-剩余污泥组的R2为0.989,证明其拟合优度均较好。通过模型预测得到的的产气量准确率达82.3%和81.5%,证明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具有一定得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面向物联网自供电传感节点的能量灵敏度受限于能量采集单元的灵敏度,本文基于天线-整流器协同设计方法,实现了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及通信节点的高灵敏度,射频能量采集天线-能量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妇产科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3组,30例采用药物方式治疗的为A组,30例采用微波方
以往对于石灰石脱硫过程中N_2O排放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机理和实验室研究方面,在现场进行实际测量的数据较少。为了探索现场试验中石灰石脱硫对循环流化床(CFB)中N_2O排放的影响,测量和分析了某150 MW CFB锅炉不同负荷下炉内石灰石脱硫对烟气中SO_2、N_2O和NO_x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投入石灰石后,SO_2排放质量浓度在短时间内从1 200 mg/m~3下降到100 mg/m~3以下;
现代医学教育十分重视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将鱼骨式教学方法应用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为一种训练
为解决葡萄酒用商业乳酸菌全部依赖进口、售价高、不适合我国多样的产区特点的问题,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适合我国产区特点的葡萄酒用乳酸菌。以酸菜发酵液为乳酸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