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编码研究及其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密度校验码是一种可以使用稀疏的校验矩阵或Tanner图来描述的线性分组码,具有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算法和可逼近Shannon极限的性能,成为目前最佳的编码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众多编码研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将高速数据流分散到多个正交的子载波上传输的技术,从而使子载波上的符号速率大大降低,符号持续时间大大加长,具有很强的抗多径衰落和窄带干扰的能力,并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是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 本文对低密度校验码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主要概括为: 1.系统地阐述了低密度校验码的定义及编译码原理,提出了一种将任何校验矩阵变换成适于快速编码的近似下三角形式的通用算法及一种围长检测算法,对完全随机的校验矩阵构造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类消除4环且可近似线性编码的校验矩阵半随机构造法,仿真表明,在高编码效率情况下,改进后的半随机构造法,其性能稍优于完全随机构造法,并可以线性时间编码,因此更适合实际应用。 2.详细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循环前缀消除符号间干扰、信道间干扰的原理推导,然后对常用的信道估计算法作了介绍。 3.将低密度校验码推广应用到多电平调制下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上,仿真表明,低密度校验码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能获得较好的误码特性。
其他文献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简单的、反映非线性本质特征的神经元广泛连接而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它模拟人脑的学习功能。当神经网络训练完成后,在样本范围内输入数据,就会在极短的
肿瘤药物的体内靶向运输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一大热点。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EGFR专一性结合的靶向运输载体S3-HBD,其能够与人宫颈癌细胞(H
本论文设计工作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项目“深亚微米电源管理类集成电路及各种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理论研究与设计”,作者承担的是低噪声高效率背光/照相LED控制器XD8009的设计与实现。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照明行业特别是半导体发光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加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白光LED的发光机理、电学特性和驱动方式;接着结合目前LED驱动广泛采用的控制模式与工作模式,对XD8009进行系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