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图书馆历史,图书馆的管理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目前,我们国内的部分图书馆开始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但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只能说是处在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过渡时期。因此,现阶段的图书馆管理既有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痕迹,也吸纳了现代管理的元素。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怎样管理图书馆,怎样管理好图书馆,从而能够使图书馆内的各种有形、无形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最有效的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成为现代图书馆管理研究者们研究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新兴企业管理理论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学的研究取向,众多现代企业管理前沿理论被移植进图书馆学中,尤其是图书馆管理学。链式管理作为一类新型的管理方式,在工商企业界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方式。链式管理指的是组织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根据在组织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按岗位和部门分类组成各条资源管理链,把资源管理业务活动按业务环节关系组成前后联系的各条业务链,围绕各条资源管理链,按照内部市场化原则,对资源进行引进、配置、开发和使用等管理活动的过程。把链式管理纳入图书馆管理,成为一类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笔者采用文献调研方式,利用文献计量工具对图书馆管理的供需链、价值链、知识链、信息链、服务链等管理模式进行多角度的解析,探讨这些链条贯穿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利弊,结合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加以归纳、整合,提出“图书馆链式管理”这一管理模式,搭建一个理论模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国内有关图书馆链式管理的现状。第二部分简要介绍文献计量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利用文献计量学手段从文献增长、文献老化、文献引用、作者及期刊的分布、论文的科研状况和研究层次等方面对图书馆链式管理的文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析图书馆链式管理特点和构建图书馆链式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第五部分在文献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管理运行特点,探讨构建图书馆链式管理的模式:从属链模式、对等链模式、考评链模式。第六部分从组织机制、制度保障、联盟形态、素质培养和平台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链式管理的发展策略。第七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和趋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