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油气勘探地质对象越发复杂,开发形势越发严峻,油气勘探的重点逐步由构造圈闭向岩性圈闭转移,地震勘探的重点也转向了储层乃至流体。岩石物理的研究是流体识别的基础,地震反演是流体识别的核心。在岩石物理理论的指导下,对流体因子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优选出对流体变化敏感的识别因子,并且从叠前地震资料中反演出流体识别因子,达到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的目的。基于岩心实验提取分析储层敏感性参数对地震资料反演和储层预测具有指导意义,为研究地区的油气储层的勘探和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奠定了岩石物理数据基础。大港实际工区的储层的特点是厚度薄、变化大,在地震反射中难以有效区分砂体和泥岩,这增加了砂体识别和描述的难度。针对大港油田有效储集层的地球物理特点,本次研究首先从岩心实验测量出发,优选出储层的敏感的流体识别因子F。其次,根据研究工区的地震测井等资料,基于Xu-White模型计算得到干岩石骨架弹性模量,然后利用Gassmann方程计算出岩石饱和流体时的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从而实现了横波预测。最后,对Zoeppritz方程进行重新推导,通过合理近似得到包含该区流体敏感识别因子F的新AVO近似公式,进而攻关研究基于新的AVO近似式的叠前反演方法。最后从叠前道集反演出该敏感因子F来识别出有利储层,通过精度分析,得出此方法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反演出敏感流体识别因子F进行初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于岩石物理分析优选敏感识别因子的叠前反演方法,既充分利用了常规弹性波阻抗反演的高抗噪性,又突显了岩性识别因子对储层的敏感性,且流体敏感识别因子F是从叠前地震数据直接提取的,避免了间接计算和误差积累。该方法在大港油田岐口凹陷工区的储层预测中有良好的识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