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析研究

来源 :新疆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时代中,信息化已经广泛渗透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成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这将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和变革。当前社会各界强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集合、互为动力,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因此,探讨如何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历史性任务。以协调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和流动空间理论的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各自发展的同时将会互助互进,其协调发展的益处也显而易见。本文以上述理论为基础,为了验证在现实中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新疆为例,收集了2005年-2017年新疆与2017年各地州的的数据,在分析新疆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历年各自的发展水平与各地州现状做出综合评价,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新疆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的研充。实证分析发现,新疆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随着时间变化的差异和各地州区域间的差异。新疆信息化整体的水平随时间起伏较大,而各地州只有首府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两个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较高,其他各地州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大体上北疆信息化水平高于南疆。新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从时间上来看,在2005年至2017年之间稳步上升,整体波动不大,在区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发展较好的分别是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昌吉,总体上北疆的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于南疆。新疆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05年至2008年间新疆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阶段,2008年-2017年协调度上升到高度协调阶段,从空间分布来看,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昌吉的协调度在0.5以上,属于高度协调,其他城市由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协调程度也不是很好。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新疆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做定量与定性的研究,发现并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各自发展中的不足,为提升二者间协调发展提出思路和对策,有助于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全国的稳定与良好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其他文献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和总量下降的难题,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无法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对三所财会专业学生的数
<正>本文整理了对阳明心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论述了王阳明的证悟实践及其思想特点,包括王阳明心学的根本是证悟学、心学证悟的实质是气的运动、王阳明的"内圣外王"践行模式、王
会议
目的:研究盐酸环苯扎林片在健康人体单、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4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男女各半),单次给药分别口服盐酸环苯扎林片5mg、10mg、15 mg,多次给药
以次磷酸、原甲酸三甲酯、丙烯腈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尼龙66阻燃剂双(2-羧基乙基)膦酸。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能谱分析(EDS)、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
在建立脉冲激光沉积综合统一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制备KTa0.65Nb0.35O3(KTN)薄膜过程中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规律.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等离子体的速度在等温阶段和绝热
应用多重PCR简单重复序列(SSR)荧光标记分析技术和常规的SSR银染技术,对北方冬麦区451份材料(中国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一部分)进行分析,用相同材料和引物,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
提出了一个静态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涉及材料的开发、生产、消费、废物循环和废物处理多个阶段。产品主要是由可循环材料和不可循环材料组成,产品的"可循环性"是体现绿色设计的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
对Windows9x提供的各种内存分配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一个完善的传输缓冲区分配方法——将系统提供的各种分配方法相结合,扬长避短,从而保证在各种系统环境下均能分配到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