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诊断率非常低,病人确诊时往往已进入癌症晚期,而且胰腺癌病人的预后较差。另外,胰腺癌对传统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均不敏感。因此,为了提高临床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迫切地需要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法。研究目的:用体内体外实验探讨中药单体信筒子醌(embelin,2,5-dihydroxy-3-undecyl-1,4-benzoquinone)是否既可发挥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即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诱导细胞凋亡,又可间接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即促进抑瘤免疫反应和抑制促瘤免疫反应来抑制胰腺癌的发展。实验方法和内容:应用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检测信筒子醌对胰腺癌的抗瘤作用和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在体外试验中:小鼠胰腺癌细胞系H7细胞和Panc 0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信筒子醌处理后,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率。在体内试验中,皮下接种或胰腺原位接种H7细胞和Panc 02细胞至C57BL/6小鼠以构建小鼠胰腺癌模型。荷瘤小鼠被随机分为两组,然后分别每天接受腹腔内注射信筒子醌或溶剂对照治疗。信筒子醌的抗瘤作用通过检测肿瘤的生长曲线,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来评估;信筒子醌的免疫调节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小鼠脾脏、肿瘤浸润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各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的变化来评估,包括CTL、γδT、NKT、NK、Treg、MDSCs、Th 细胞及其亚群和分别分泌 IFN-γ、IL-17A、IL-6、IL-4、GM-CSF、IL-1β 的细胞。结果:体外结果发现,信筒子醌可通过调节p53信号通路和STAT3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增殖和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体内结果显示,信筒子醌可明显降低H7细胞和Panc 02细胞在C57BL/6小鼠中的成瘤能力,此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ⅰ)信筒子醌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ⅱ)信筒子醌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ⅲ)信筒子醌可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ⅳ)信筒子醌可调节小鼠胰腺癌的免疫微环境,包括信筒子醌可招募具有细胞毒效应的CTL,γδT,NKT,NK和IFN-γ+Th1细胞的聚集,并降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Treg细胞和降低免疫炎症细胞Th17细胞和分泌炎症细胞因子GM-CSF、IL-1β和IL-6细胞的聚集。结论:信筒子醌既可通过直接的杀瘤作用,即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诱导细胞凋亡,又可间接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即升高具有抑瘤免疫作用的CTL、γδT、NKT、NK和IFN-γ+Th1细胞的浸润和抑制具有促瘤免疫反应的Treg、MDSCs细胞的浸润来抑制胰腺癌的发展。信筒子醌可作为一个有效的临床治疗胰腺癌的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