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我国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引发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Y市S中学网络成瘾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选用优势视角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探究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缓解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途径与方法。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优势视角的三层优势:关注视角的转变;侧重整合初中生自身发展优势;社工与服务对象是平等协作的关系。小组工作的三层优势:活动形式灵活多变,初中生更易接受;组员同质性高,易产生情感共鸣;良好的小组氛围能增强组员归属感等。这都有助于缓解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第三部分,运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S中学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分析,并认为目前S中学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问题表现可以概括为:(一)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大幅下降;(二)影响与父母沟通,亲子关系受损;(三)受网上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受损;(四)导致对钱财的不合理花费,容易走上歧途。导致S中学初中生网络成瘾原因有:(一)好奇心强,辨别事物能力较差;(二)自控能力差,逆反性强;(三)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四)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较少关注孩子心理成长;(五)学校网络知识教育落后;(六)网络市场混乱,监管力度不够。第四部分,介绍了小组活动介入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完整实务过程,通过活动总结出小组工作缓解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途径与方法:从案主自身角度来说,(一)帮助初中生培养理性的网络意识;(二)发掘并培养他们的闪光点和兴趣爱好;(三)成立初中生网瘾抗逆力互助小组和案例经验分享小组。从外界环境角度来说,(一)鼓励家长成立互动小组,及时交流经验;(二)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三)国家要加强对网络市场监管;(四)建设优质高效的学校社会工作者队伍,以专业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