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红拳作为古拳种,是陕西文化的瑰宝,更是陕西本土武术文化的精髓。这个流传至今的古老拳种,继央视《武林大会》上的“红拳擂台赛”引发的红拳热之后,在2008年又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它发展史上新的契机!近年来,产业化能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怎样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及其地域特色更好的与产业化结合,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具有有效保护性,持续发展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2014年1月10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五章第三十二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通过融资、合作、入股等市场机制,合理利用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是对红拳进行产业化发展从政策上的鼓励。本文将陕西红拳传习所的习练者、传承人等作为调查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从市场学的视角进行认真分析。旨在分析陕西红拳的产业化进展现状和影响产业开发的因素,通过分析让更多的人了解红拳产业化,找到使陕西红拳产业化发展进行更顺利的措施与对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红拳的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要改变陕西红拳的产业化目前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陕西红拳的产业化发展自2008年以后,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红拳商业性俱乐部的成立,红拳十年画册的编辑出版,《关中红拳》电影的拍摄,各种商业表演活动的开展。但是红拳的产业化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没有规模式的发展。2、陕西红拳产业化发展主体项目的定位是目前陕西红拳进行产业化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应该设立专门红拳产业运作机构,加大对优秀项目策划专业人才的引进,根据陕西目前市场环境给予陕西红拳的产业化项目定位。3、如何解决红拳产业与大众消费的供求矛盾,怎样改变人们保守的消费观念是陕西红拳实现产业化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陕西红拳的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有关领导的重视以及政府的政策鼓励与资金支持。5、陕西红拳要加快产业化的进展,红拳活动影响力的扩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