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系统中多符号可译空时码的研究及其编码矩阵的设计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由于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频谱效率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而空时编码作为MIMO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以同时提供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为了使其性能更优,人们纷纷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方法。与此同时,MIMO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发展也很迅速,它利用在发射端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使发射端在不需要改变编码的条件下自适应于信道状态,从而达到在提升发射分集增益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系统误码率,有效改善接收信号质量的目的。   本文在研究空时编码技术和预编码技术的基础上,对重点研究的多符号可译的空时分组编码(CUW-g-SD)进行了改进,并将预编码技术和该空时编码结合,以改进MIMO系统误码率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MIMO系统中的一种高速率全分集的CUW-g-SD编码,探讨了其具体构造方法和编码结构,并重点分析了其性能,它比其他一般OSTBC和QOSTBC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适用于任意的发射天线数,具有全分集特性,且因为在接收端采用分组译码,所以具有较低的译码复杂度。   其次,深入分析了基于星座旋转的满分集QOSTBC,比较了CUW-g-SD和准正交设计编码的性能,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获取星座最优旋转角方式的多样性这个事实,将理论推导的QOSTBC的最优旋转角运用到CUW-g-SD,从而提高了其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改进了误码率性能。   最后,我们研究了基于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最优线性预编码矩阵的设计,阐述了预编码矩阵的具体设计过程,由于CUW-g-SD的非正交性,我们将设计中的目标函数适当放松后运用到CUW-g-SD,设计得出了基于多符号可译的空时分组编码的线性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结合预编码技术的CUW-g-SD,其误码率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智能家居、智能流量计、智能电网、阶梯电价是目前十分热门的社会话题。在国家全面推动阶梯电价的背景下,智能电网中的用户会主动根据电价及自身用电需求,制定自己个性化的生产
为了满足无线数据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必须采用更高的频谱带宽,毫米波以其丰富的频谱资源作为5G重要的候选频段。同时,大规模天线阵作为5G的关键技术,具有更
点模式匹配的目的是从两个相关点集中找出对应的匹配点,其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计算生物和化学等众多领域。由于待匹配点集间常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增加了点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无线通信系统能耗不断上升,绿色无线通信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中继网络架构下的能效优先的中继部署问题。在确保用
3G通信业务的蓬勃发展,要求运营商不断提高自己对网络维护和优化的能力;传统网络测试产品自动化程度不高,使用定制不便,且升级费用昂贵,在当前网络测试需求大量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
本文针对标准多频带UWB-OFDM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基带系统设计方案以及基于FPGA的基带系统硬件实现方案。由于多频带UWB-OFDM系统是将跳频技术使用在普通OFDM系
基因微阵列(又称基因芯片)可应用对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体组织,不同临床条件以及不同生物体等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测量。基因芯片的出现正在给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新药
随着车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逐步应用,路车互联网作为车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IEEE802.11p/1609系列协议作为路车互联网上的代表性协议,旨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各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千里眼”、“顺风耳”成为了现实,人们可以与千里之外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用户对业务带宽、传输时延等多方面的需求,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就必须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更稳定的传输过程和更小的传输时延。3GPP推出了新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