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宪法文本变迁的宪政解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之治”与“依宪之治”,强调法治思维,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宪法的根本法性质和核心地位符合宪政的基本理念,也是宪政的核心价值之一。学术研究更多的将目光聚集于宪法文本的内容及外在的形式变化,而文本变迁理论强调的是从文本变迁这一概念本身出发,总结其变迁的动态过程所体现出的规律性内容,以促进文本的完善。文本研究理论关乎宪法文本的发展,对宪法、宪政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关乎宪法文本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以及宪政在一国的构建与完善。当代中国宪法文本变动频繁,大体经历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以及1979年宪法修正决议、1980年宪法修改决议、1988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宪法修正案、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发展轨迹,其发展呈现出时代的印记和中国的特色,并且体现出中国特有的发展与变迁模式。透过宪法文本基本变迁模式的中西方对比研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内容,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宪法文本完善。此外,文本变迁反应的是其背后的价值理念的变动,中国自清末立宪运动开始,宪政多是以“自上而下”的形式介入中国社会,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主义”而非“价值认同”,这也决定了宪政在中国欠缺生根发芽的土壤,这种土壤包括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等内容。结合中国的国情实证分析可知,宪政理念在中国的构建不可能完全以西方为标准,而应坚持共产党领导,立足中国的历史与国情,这是中国宪政实现的必然选择。宪法文本变迁理论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宪法、宪政在一个国家的成功构建,在于创制一部妥善的宪法文本,和构建宪法得以实现的根基以及重视文本本身的研究。通过中西方宪法文本变迁模式的比较,结合中国社会现实的分析,最终实现宪政理念在中国的构建,实现文本最大程度上与现实相融合,从而维护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和最高法的权威。
其他文献
本文有感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关于天道六六之节、六气主岁、主时、客主之气的加临等对六气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原理所做的精微论述,从象思维角度诠释了天道时空的
<正>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积极宣传征收二氧化碳税,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介绍一下美国二氧化碳税的计算方法,然后再简述一下争议.一、美国二氧化碳税的计算近来,由于地球大气
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纯电容器组无功补偿存在的并联谐振与谐波放大问题,本文选用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改进方案,并给出有关元器件和辅材选型策略。通过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无功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既关系到农民的核心利益,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村改革的成败。面对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的种种问题,改革是应有的、必然的回应,而
通过对大学科研人员的深入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对大学科研人员产学合作模式选择产生影响的直接制度和间接制度;研究发现,直接制度在大学科研人员的产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稳问题中,有一类问题属于动态平衡。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过程中,物体可视为处于一系列的瞬时平衡状
目的 比较α2 巨球蛋白 (α2 macroglobulin ,A2M)基因 18号外显子 5′端 5个碱基的插入/缺失 (Ins/D)多态、2 4号外显子上缬氨酸 /异亮氨酸 (I 10 0 0V)多态 ,在帕金森病
孵化器的创新性活动是其商业模式形成及变化的根本力量.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某孵化器的商业模式形成及演化这一复杂而动态的过程进行了剖析,探讨了推动商业模式发生演化的机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以角色歌唱为主导的“音乐的戏剧”。歌剧中的重唱,对角色表现不同的内心独白、流露不同的观念意愿、推动剧情发展等,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歌剧
手指静脉识别是利用静脉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采集手指静脉图像进而进行身份识别的。相比较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手指静脉识别具有以下优势:(1)非接触式采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