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而遗产中最具文化特色的要属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石刻艺术。它产生于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得到迅速发展,东汉中期以后达到其鼎盛期。目前徐州已出土汉画像石千余块,是全国汉画像石四大集中地之一,这与汉代徐州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有着直接关系,也是汉代推行厚葬进而导致丧葬风俗变迁而产生的结果。随着东汉末年农民战争的爆发和魏晋时期薄葬观的兴起,画像石失去了存在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基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徐州汉画像石是研究今徐州地区在汉时风俗的珍贵资料。汉画像石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具体描绘,被人们看作汉代历史的画卷。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研究今徐州区域在汉时民俗文化的重要史料。莲花藻井、绵羊柱础和画像石中的阙图具体地再现了建筑风俗;门上画虎、广植松柏、铺首衔环图则展现了该区域的辟邪风俗;伏羲女娲图、各种各样的鱼图、鸟交颈图以及二龙穿璧图揭示了该区域的生殖信仰;鱼祭图和树上挂玉图展现了该地区的墓祀风俗;各种各样的庖厨图和车马图形象地描绘出该地区奢华生活风俗;牛耕图、纺织图展现了富裕、祥和的生活;大量的力士图、比武图、刀剑图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该地区独特的尚武尚勇精神;乐舞百戏图生动地反映了该地区的歌舞、建鼔、冲狭、陆博等各种娱乐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另外,西王母、东王公、黄帝、炎帝、羽人画像的大量存在,说明该地区对升仙的信仰。总之,徐州汉画像石以其庞大的数量,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画面,使我们对今徐州汉画像石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美有了深入的体会和整体的把握。 由于受地域、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汉画像石及其题材内容既有时代共性,也有一定的区域特点。徐州汉画像石以及它反映出的建筑风俗、丧葬风俗、生活风俗和信仰风俗,其区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而这种区域特征的存在,说明在政治一统、文化趋同的汉代,徐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