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人口预测方法自从其创立之初到现在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简单手工计算到现如今的复杂数学模型,派生出了统计学和人口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预测方法,而且每一种预测方法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优势。区域人口研究中的预测方法多源自于数学领域,其中最富盛名的预测方法被称之为场景预测法,由于该方法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之高便一直被学术界所采用,也是目前联合国最常使用的标准人口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人口队列数据的相关变量通过年龄移算的方式去预测目标年份的相关变量,并且由于人口预测的不确定性,事先要对相关变量做出不同方案的条件假设,即成立某一场景,同时区域人口在该场景中按照某一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朝着某一趋势发展。因此,场景预测法除了具有数学方法对人口规模的预测功能外,还可以预测狭义人口学中出生、死亡、迁移、结构等因素的变动趋势。全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并以我国人口预测为例主要论述了场景预测法的应用过程,同时在部分章节相应介绍了常用数学方法对于人口规模的预测,并借鉴场景预测法关于预测结果的不同划分标准,给出高、中、低三种变量的预测方案。结合场景预测法全面综合分析我国未来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中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参照。首先,文章的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人口预测的概念和方法分类以及国内外关于人口预测包括场景预测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其次,第二个部分重点介绍场景预测法的模型建立步骤,其中包括年龄移算的核心计算公式、平均预期寿命的推算、总和生育率的设定以及出生性别比和生育模式的选定等。同时,以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队列数据为基础进行多种变量的人口场景预测,预测时间变动范围为2011年~2050年,预测内容主要包括人口总量、老年人口、少年儿童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和育龄妇女人口规模及其相关系数的变动趋势,将预测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方案,得出中方案的预测值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再次,结合区域人口预测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与场景预测一起对我国未来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同样分为三种方案,作为参考发现用数学模型预测我国2050年人口总量超过15亿的概率较高,仅逻辑斯特模型和刚培兹模型的低方案预测值可能会低于15亿。最后,综合考虑各种模型自身的优缺点以及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发现区域人口中长期预测时场景预测的效果比其它模型要好,其中方案的预测结果较符合我国人口长期发展规律。因此,得出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十分严峻,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5%,育龄妇女人口、少年儿童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总抚养比将近70%。届时中方案的人口规模约为13.8亿,当然也不排除数学模型按照当前人口增长趋势的预测结果,可能会超过1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