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水体在工农业生产、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维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表水体的时空格局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对其进行快速精准的时空变化监测,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地表水体动态变化研究是基于若干时间片段,遥感数据高昂的获取成本和庞大数据量制约了长时间序列地表水体的绘制,由于一年内水体可能发生剧烈波动,故不考虑地表水体的年内变化进行水体图的绘制显然是不准确的。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存储及云计算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得以快速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存储并处理海量的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地表水体图成为可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通过编程运算获取近三十年的Landsat5TM、Landsat7 ETM+和Landsat8 OLI影像,利用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相结合及单一水体指数的水面判断方法,获取近30年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地表水体的时空格局,并探究地表水体变化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利用研究期所有Landsat数据,对淮河流域和洪泽湖分别构建不同水面识别算法能够可快速、准确地监测水体时空格局;(2)淮河流域1989-2017年最大水体面积、季节变化水体面积和基于重力卫星的水储量数据均呈下降趋势,而最小水体面积呈微弱的上升趋势。水体面积变化与降水(包括积雪)呈正相关性,与温度呈负相关;(3)淮河流域小型水体是地表水体数量变化的主导因素,面积较小的水体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消失的几率更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更具脆弱性;大型水体是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的216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及临淮岗)对于保持淮河流域地表水的相对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洪泽湖1987-2018年最大、最小和季节变化水体面积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水体面积变化与降水呈正相关性,与温度呈负相关,与水储量数据呈正相关。(5)洪泽湖最小、最大水体面积的低值出现在7-9月,而季节变化水体最大值出现在7-9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