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期刊文献中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的研究,挖掘出肝郁脾虚证所属疾病及其用药特点,探讨异病同证用药的相关性及应用同一方剂治疗不同疾病时用药加减的差异性,为中医治疗肝郁脾虚证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196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有关肝郁脾虚证研究的相关文献,共纳入2483篇文献。对疾病、方剂、中药进行数据规范。将检索到的文献以refworks的形式导出,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将关键词k1逐项记录文献包含的病名、方剂、中药,分别建立疾病、方剂、中药的不同数据库,并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将常用方剂分别归类,并将k1逐项记录文献包含的疾病,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将常用方剂治疗的常见疾病分别归类,并将k1逐项记录包含的中药,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导入citespace软件,对疾病、方剂、中药进行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图谱分析,得出肝郁脾虚证常用方剂治疗的相关疾病及异病同证同方的加减用药的区别。结果1肝郁脾虚证疾病、方剂、中药的结果:(1)疾病统计:共涉及疾病162种,最多的疾病为肝炎。疾病科别以消化系统为主。(2)方剂统计:共涉及323首方剂,以和解剂应用最多,代表方为逍遥散加减方。(3)中药统计:共涉及244味药物,使用频次为12978次。单味药白术应用最多。药物的使用多集中在补虚药。药物归经以肝、脾两经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中药药味以苦味为主。2常用方剂治疗疾病及加减用药的区别统计:(1)常用方剂治疗疾病的统计:逍遥散治疗疾病为133种,最多的为肝炎,所占比例为18.77%。痛泻要方治疗疾病为15种,最多的为肠易激综合征,所占比例为53.42%。四逆散治疗疾病为17种,最多的为肠易激综合征,所占比例为16.22%。柴胡疏肝散治疗疾病为14种,最多的为肝炎,所占比例为31.03%。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疾病为13种,最多的为肝炎,所占比例为35.14%。(2)各个方剂治疗疾病加减用药的统计:逍遥散治疗不同疾病的加减用药:治疗肝炎的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5.74%。治疗抑郁症中药以安神药为主,所占比例为41.67%。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以理气药为主,所占比例为36.67%。治疗黄褐斑的中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所占比例为33.93%。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以理气药为主,所占比例为58.82%。痛泻要方治疗疾病加减用药: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5.13%。四逆散及柴胡疏肝散治疗疾病的加减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9.17%。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17.95%。治疗肝炎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38.89%。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疾病加减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3.53%。治疗肝炎中药以清热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7.59。治疗胃炎中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所占比例为42.86%。3常用方剂及常见疾病的中药统计:肝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用药都包含甘草、白芍、白术、柴胡、党参。结论1肝郁脾虚证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2肝郁脾虚证的方剂使用以和解剂为主,代表方为逍遥散加减。3肝郁脾虚证的中药主要是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的配伍,归经以肝、脾两经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中药药味以苦味为主。4逍遥散治疗肝炎疾病加减用药以补虚药为主,治疗抑郁症以安神药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理气药为主,治疗黄褐斑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理气药为主。5痛泻要方治疗肠道疾病加减用药以补虚药为主。6四逆散及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加减用药以补虚药为主。7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炎加减用药以清热药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治疗胃炎以活血化瘀药为主。8肝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基础方为甘草、白芍、白术、柴胡、党参。图21幅;表46个;参2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