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二个受体TNFR55和TNFR75的结合而起作用。细胞表面受体经蛋白酶切割后产生了二种可溶性受体,即sTNFR55和sTNFR75。本研究在昆虫细胞和链霉菌表达系统中克隆表达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55,并建立了以sTNFR55为靶点的TNF受体拮抗剂筛选方法。 以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的Hela细胞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到了人sTNFR55的cDNA。分别克隆至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和链霉菌表达系统中。 1.昆虫细胞表达系统:RT—PCR扩增到的约530bp的sTNFR55 cDNA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GP67B,得到重组转移质粒pAcTNFR。经亚克隆测序证明,扩增的cDNA在第64、173位有二个碱基与文献报道的不一致。 用改良的磷酸钙共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AcTNFR与野生杆状病毒AcMNPV的总DNA共转染昆虫细胞sf9,经同源重组得到重组杆状病毒AcMNPV-TNFR,应用终点稀释—斑点杂交和空斑分析法相结合获得了重组病毒。经斑点杂交和PCR扩增,证实重组病毒确实含有sTNFR55基因。 经SDS—PAGE、蛋白印迹转移受体配基结合分析、中和TNF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受体配基结合分析表明,昆虫细胞分泌表达了sTNFR55,并且具有生物和免疫活性。说明二个碱基的变化对sTNFR55的生物和免疫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文献报道一致。 2.链霉菌表达系统:通过RT—PCR重新扩增了sTNFR55的cDNA片断,以正确的读框插入到质粒pUC19-mel的链霉菌酪蛋白酶melC1信号肽序列的下游,得到重组质粒pUC19-mel/sTNFR。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