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其NF-κBp65表达的影响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其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米非司酮(5、10、20μmol/L)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米非司酮对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Hela细胞中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3个浓度的米非司酮均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以20μmol/L浓度的米非司酮抑制作用最强;米非司酮使Hela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proportion,AP)明显增加,使S期、G2/M期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米非司酮可以使Hela细胞中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结论: 米非司酮对富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降调Hela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  维持恶性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是肿瘤血管的持续生成,它为肿瘤的供养及远端或全身转移提供通道[1]。因此,实现活体肿瘤血管的显影,不仅将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二苯并噻吩亚砜单晶结构,发现晶体中二苯并噻吩亚砜分子以反平行三明治式的结构Ⅲ和反平行位移式的结构Ⅳ两种堆砌方式交替堆砌形成有序π-π堆积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