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原产于中国台湾,在原产地高达30m以上,胸径30cm以上,以生长快、干形通直、纹理直、易于加工等特点被广泛栽培。它是生产木地板、家俱等的优质木材,也可作刨花板、造纸原料。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台湾桤木的木材一直都供不应求,导致台湾桤木无性系苗木供不应求,为了满足生产对台湾桤木无性系苗木的需要,研究台湾桤木无性系快繁技术及开展台湾桤木多性状优良无性系综合选育就显得非常必要。本研究选用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初选出的台湾桤木无性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台湾恺木无性系苗木快繁与选择、光合生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木材材性以及相互关系,并开展了多性状综合选择研究等。主要结论如下:1、台湾桤木无性系遗传特性、栽植密度、植株定干高度、修枝、施肥等影响台湾桤木采穗圃无性系植株的萌芽数。选择出了2个高产穗条无性系:湘桤F03、湘桤F04。建立台湾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栽植密度以株行距1m×2m为宜,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cm为宜:。2、台湾桤木植株不同年龄其枝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4年生以上植株扦插生根率显著降低。不同无性系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选择出了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的15个无性系即湘恺F01、湘桤F02、湘桤F03、湘恺F04、洲桤F05、湘桤F06、湘桤F07、湘桤F08、湘桤F09、、湘桤F10、湘桤F11、湘桤F12、湘桤F13、湘桤F14和湘桤F15。在简易条件下,扦插时间以9月上旬扦插生根率最高。扦插基质以纯沙土扦插成活率最高。穗条带顶芽或带1~2片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生根率。不同浓度GGR生根剂处理后的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差异,以300mg/L浓度处理穗条切口其扦插生根率最佳。3、台湾桤木插条不定根形成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生根类型,大多数无性系呈现皮部生根类型,少数无性系同时包含两种生根类型;台湾桤木无性系生根能力与生根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4、建立了台湾桤木苗木培育单位而积苗木株数与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关系的数学模型:单位面积苗木数量与苗木平均高度的数学模型为y=2.0147x-30.9568(50≤x≤70);单位面积苗木数量与苗木平均地径的数学模型为y156.3578-169.1596x(0.4≤x≤0.6)。5、光合生理研究表明:台湾桤木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177.8μmol·m-2·s-1、20.0μmol·m-2·s-1、0.0345,说明台湾桤木利用弱光的能力比较强。6、氮、磷、钾肥对台湾桤木的光合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在25个处理中,处理N12P12K9光合能力最强。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叶温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水压亏缺受相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空气相对湿度受气温、光强影响显著,与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7、选育出了4个生长性状优良的台湾桤木无性系:F02、F07、F12和F21。8、参试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为0.4747g.cm-3~0.3032g.cm-3,选育出了3个木材基本密度较大的台湾桤木无性系:F02、F12和F15。9、参试无性系木材纤维素含量为45%~55%,选育出了4个木材纤维素含量较大的台湾桤木无性系:F02、F11、F12和F15。10、台湾桤木木材纤维长度属于中级长度,纤维长宽比均大于35,其纤维长宽比的变动幅度主要集中在37~50之间,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在数值组间变化差异小,在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11、9a生台湾桤木基本密度变异属于从髓心向外以曲线形式缓慢增加的模式,且年轮段间差异水平不显著。参试的台湾桤木5个无性系纤维素含量在年轮段间的差异较大。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总体仍为上升趋势,纤维宽度在年轮段间的差异较大,长宽比随着生长轮数的增加也随之增加,1-3年轮段到4-6年轮段的增幅为5.49%,4-6年轮段到7-9年轮段的增幅为3.21%。12、采用生长作为选择的主程序,而将材性改良作为次程序的育种路线,对台湾桤木无性系多性状进行选择,在国内首次选出了3个生长和材性兼优的台湾桤木无性系,即:F02、F07、F12。13、参试台湾桤木10个无性系种子千粒重差别较大,种子千粒重最大的是无性系F05,其种子千粒重达到了1.09g,种子千粒重最小的是无性系F09,只有0.42g,单果出籽率的变异系数(CV)的变异幅度为25.00%~37.42%。球果长、宽和鲜重在无性系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无性系F05是参试10个无性系中种实性状最优且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