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09年,我国既有的建筑物面积已达430亿m2,对既有建筑物加固改造围护的任务十分艰巨,20世纪90年代末,建筑物平移改造技术在我国应运而生。通过建筑物移位改造,可使历史建筑和有继续使用价值的建筑得到保护,避免被拆除的命运。本文对于某市的移高层银行办公大楼整体移位的平移和顶升过程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要点,重点归纳了托换结构的分类及其工程应用,并对于城乡建设改造过程中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该工程相对于其他国内移位工程的特点在于:该工程为在建建筑且质量较大;其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箱型基础,而在移位过程中,在原柱子位置设抱柱梁托换,把柱底荷载传到下轨道梁上;电梯处剪力墙下设置深梁托换,将剪力墙均匀线荷载传到下轨道梁上;采用液压千斤项推力牵引机构,顶升千斤顶作为滑动支点。类似工程在国内较为罕见。在整个移位工程中整个基础的竖向位移是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的关键,本文中结合分析结果、结构移位自身的特点,列出了建筑物移位过程中和建筑物就位后可以作为结构受力状态的监测参数,为同类移位工程中的监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分析建筑物就位后基础的受力,为就位后可能出现沉降而需要再后期工作中监测的位置提供参考。比较移位前后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周期,分析得到该工程移位后结构的模态参数变化很小,可见移位工程对建筑物的影响很小。综合计算分析结果,该工程的移位方案较合理。最后,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进一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可以为实际移位施工过程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