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和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外来词”在汉语中出现时间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在汉语发展史上,大量外来词逐步融入汉语并成为汉语的一部分,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信息,扩宽了视野。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许多新事物和新观念也被介绍进来,这就必然导致外来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中国。外来词翻译也就成了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翻译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翻译是解读文化的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索东西学术化合与创新的新路径,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转换,更受文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制约。要成功地进行语言转换,要求译者“不仅具有双语能力,而且要具有双文化视角”(Hatim 223),而“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双文化能力甚至要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Nida 2001, 82)。从文化多元的视角看,翻译研究的过程实际就是译者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文化互动研究过程。随着翻译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词与原词的对等须从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出发,遵循外来词翻译的原则和翻译方法方能达到翻译目的。本文将文化转向应用于英语外来词翻译,对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把文化研究与意义、功能的研究结合起来,把文化翻译与纯音译、纯意译、音译+意译、零翻译等几种外来词翻译方法相结合。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是一个受中文规范不断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对外来词翻译的研究也须保持动态。作为译者,更需要有全球化的目光,善于吸取其他国家文化,特别是各国主流文化的智慧,以利于综合吸收和翻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