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探讨Hcy及1H-MRS在判定脑梗死患者功能障碍及预后中的价值,以利于在脑梗死早期对其严重程度及预后作出确切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30例发病时间在3天以内,并经头部MRI检查证实诊断的脑梗死(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测定静脉血Hcy水平,根据Hcy水平,分为正常组(≤15umol/L)4例,轻度升高组(15~20umol/L)8例,中度升高组(20~25 umol/L)10例,重度升高组(>25umol/L)8例;同时对所有患者病灶中心区及对侧镜像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主要检测物化学位移定位,N-乙酞天门冬氨酸(NAA)2.0ppm、乳酸(Lac)1.32ppm。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患者入院及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记作NIHSS1、NIHSS2。对患者的Hcy、NIHSS1、NIHSS2及1H-MRS代谢物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H-MRS在脑梗死中的变化:⑴除2例患者外,28例患者的梗死灶中均可见到不同程度增高的Lac峰;对侧镜像区3例患者出现轻微升高的Lac峰,其余27名患者未见到Lac峰。⑵除1例患者外,29例患者梗死灶中心NAA峰较对侧镜像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配对样本t检验证实病灶侧NAA低于对侧镜像区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脑梗死患者中Hcy升高者占86.7%,且Hcy水平越高,1H-MRS中NAA值越低, NAA值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对各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出:⑴Hcy与NIHSS1、NIHSS2呈正相关关系(r=0.880 P<0.01;r=0.924 P<0.01)。⑵梗死灶中心的NAA与NIHSS1、NIHSS2呈负相关关系(r=-0.842 P<0.01;r=-0.818 P<0.01)。⑶梗死灶中心的Lac与NIHSS1、NIHSS2呈正相关关系(r=0.776 P<0.01;r=0.796 P<0.01)。⑷Hcy与NAA病侧呈负相关关系(r=-0.748 P<0.01)。【结论】Hcy与1H-MRS中的NAA、Lac均可对脑梗死病情及预后作出判断,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