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据有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平均不足半小时,随年级、年龄增长,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数量成递减趋势,这势必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达不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2001年前实施的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体育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对照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中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依据、内容、形式、实施办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配合“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开展,转变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与内容,并将其在长春市部分中学进行实际运用。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新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比传统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运用多形式多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能达到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转变传统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