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可见光成像研究KT5D等离子体中流体漂移不稳定性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磁约束等离子体中边界刮离层SOL(Scrape-OffLayer)的反常输运普遍认为是由湍流及其相关结构造成的,但是由于诊断手段的限制,有关湍流时空结构的研究还很有限。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发展,高分辨高速视频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磁约束等离子体中一种很好的诊断手段,并被应用于一些磁约束装置上边界等离子体的研究。 在本论文中,主要讲述KT5D试验装置上高速和低速图像诊断系统的建立和初步试验结果。 第一部分:可见光视频图像诊断系统的建立,其中包括高速和低速两套系统。高速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及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有快速高分辨黑白相机MC1310,图像数据接口和传输电缆,高速视频采集卡及其扩展卡,图像采集工作站,触发电路和相机电源;软件包括相机控制软件,采集卡DCF(Digital Configuration Format)配置和调试软件,采集控制软件。该系统能对等离子体可见光辐射快速高分辨成像并通过高视频数据流保存到工作站存储器上。低速视频图像诊断系统的硬件包括黑白相机EC650,1394卡,6pin1394火线和图像采集工作站;软件包括相机控制软件Proviwer V1.18和采集控制软件 Prosilica DCAM Record。在KT5D实验中,当高速图像采集系统以1789帧/秒的速度采集时,空间分辨率达到1280×256 pixels;当速度提高到3578帧/秒时,对应的空间分辨率达到1280×128 pixels。这样使得系统能对等离子体湍流的二维结构进行较详细的研究。 第二部分:有关湍流时空结构的初步试验结果和讨论。利用高速高分辨的诊断系统,我们观测到KT5D磁约束稳态装置中的等离子体垂直分离现象,这是对单粒子轨道理论的一个直接验证。通过将高速图像与Langmuir探针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光辐射强度与等离子体压强的近似线性关系。从更高速度的采集图像(1789或3578帧/秒)中通过分析得出了湍流的大致空间尺度,并且给出了时间尺度的上限。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电子型高温超导体NdCeCuO单晶正常态的输运性质电阻率,热电势和磁化率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样品电阻率的行为可以用双带模型很好的解释。热电势更直观的呈现了双带模型
碳纳米管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准一维量子材料,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碳这一自然界中最为寻常的元素的认识,也为开展低维材料的基础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因其独特的结构,及在力学、电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在纳米电子器件、功能材料以及燃料电池等各个领域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拉曼散射技术是研究碳纳米管的有力手段之一,它对于了解碳纳米管的结构及其物理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可以让我们在一个动态的变
在电容耦合式放电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中,通常在放有基体的极板上施加以13.56兆赫兹的射频偏压,但这种单一频率的放电方法不能解决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和控制刻蚀速率、刻蚀剖面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