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固定实际烟道气中CO2的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减排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热点。目前CO2的减排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及生物固定三类。其中生物固定方法中,微藻由于具有光合速率高、繁殖快、环境适应强、处理效率高以及易与其它工程技术集成等优点,而成为最有前途的固碳方法,已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微藻固碳研究。开发工业烟道气减排的中试系统,研究化学调控剂对微藻的生长和固碳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1)开发工业烟道气减排的中试系统,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100 L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在武钢焦化公司建立一套对烟道气进行CO2减排的微藻中试固碳系统。并进行中试实验,重点研究了斜生栅藻在烟道气的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及其固碳效率。研究表明斜生栅藻在烟道气中的作用下,其生长状况良好,其对烟道气中CO2的减排效率能够达到50%以上;2)为进一步加强微藻的固碳作用,我们研究了五种化学调控剂对微藻的生长及固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化学调控剂对微藻生长的最佳添加浓度是:赤霉素1.0 mg/ml,生长素2.0 mg/ml,甘氨酸25×10-6 mg/ml,甘氨酸镁50×10-6 mg/ml,2,4-二氯苯氧乙酸1.0mg/ml。在相同培养条件下,25×10-6 mg/ml的甘氨酸对微藻的作用效果最好,日均生长量达到0.24 gd-1l-1,其CO2固定速率为0.40 gd-1l-1。3)通过测定斜生栅藻的叶绿素含量和胞外碳酸酐酶的含量变化情况以研究甘氨酸对微藻固碳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25×10-6mg/ml浓度的甘氨酸下,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其他浓度调控的微藻上升较快。同时研究了碳酸酐酶的变化情况,因碳酸酐酶是诱导酶,斜生栅藻在高浓度15%(V/V)CO2下,胞外碳酸酐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在3%(V/V)CO2下,其胞外碳酸酐酶的含量有明显的变化。上述研究证实了微藻减排烟道气中的CO2在工业上是可行的,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他文献
利用自然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近20 a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土壤湿度同温度、降水的多元回归方程,来量化土壤
<正>记忆词汇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记忆,就是"记"和"忆"的组合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教师教授学生记忆的原则、对策和方式方法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
本文通过采用絮凝沉淀法和Fenton氧化法对某造纸厂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制备了10种组分不同的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絮凝剂及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
用质量分数34%的NaOH在微波辐射下对甲壳素进行非均相脱乙酰以快速制备壳聚糖,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制得的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该反应时间短,重复性好,产品质量易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借助GIS技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
研究施肥量和灌水量对不同滴灌模式棉花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水氮耦合效应影响。试验设置1带4行、2带4行、2带6行三种滴灌模式,灌水量和施氮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科学治理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合理组织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土地利用、修复矿区受损农田以及加强区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必要,不仅能给矿区带来巨大生态社会效益,也为矿区资源
以新疆地区三种典型荒漠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不同生境(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植物园—植物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明渠免灌林—免灌林,以及各自的
<正>北京市物业管理历经20多年的发展,逐渐完善了物业管理规章政策,建立了物业服务市场,培养了专业人员,提供了专业化的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主要研究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分析了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