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立足工业互联网,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而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则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立足在2025年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同其他制造强国一样,中国绝大部分的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都来自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型代表,创业板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但当前,我国创业板制造业面临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难与融资效率低下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对此,本文以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当前融资状况,并对其融资效率进行测度研究,最后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回顾和梳理融资理论和效率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融资现状以及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影响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并选取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每股收益作为产出指标。文章以2011年1月1日之前在创业板上市的111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样本企业的融资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偏低,而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其纯技术效率较低和技术水平的逐年下降。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从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两大方面做好提高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