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框架结构“在……里”贯穿于学生学习和日常交流的始终,而且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体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因此这一框架在外国学生习得的过程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难度等级,而目前对于这一介词框架的本体研究却较少,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研究则更少。鉴于此,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介词框架“在……里”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在……里”这一介词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在……里”这一介词框架的句法、语义特征;充分利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分析留学生在使用这一介词框架结构时所产生的偏误情况并试图寻找其产生偏误的原因,根据其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从教学大纲、教材(主要是《汉语教程》《桥梁》这两套汉语教材)及教师的教学这三方面提出了关于“在……里”这一介词框架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对“在……里”这一介词框架的认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能够自如地运用“在……里”这一介词框架。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首先是对介词框架结构做了一个简单的界定,然后从待嵌成分、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这三个方面对“在……里”这一介词框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考察留学生在使用介词框架结构“在……里”时所产生的偏误情况,并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基于偏误产生的原因,从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师教学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从而指导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在……里”这一介词框架的教学。第五部分为结语,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本文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