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率、法人结构改革与农村信用社绩效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兼具银行类金融机构与信用合作机构的性质。农信社从1996年开始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实行的是二级法人体制。2003年开始的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制改革实施后,农信社改变了以前基层社和同一县(市)内的县级联社各为独立法人的现状,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法人结构改革对农信社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资本结构也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而且农信社因资本充足率低有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学界对于资产负债率、法人结构改革和农信社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吉林、陕西和江苏三省的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2008年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生态环境调查中县(市)联社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资产负债率、法人结构改革与农村信用社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农信社绩效分为经营绩效、风险控制绩效和服务“三农”绩效。实证分析的第一部分只研究经营绩效,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资产负债率,法人结构改革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第二部分将农信社三方面绩效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来研究资产负债率、法人结构改革与农信社三方面绩效的关系。本文按照先总体,后各个省份的顺序,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总体上来说,资产负债率对于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制约作用,法人结构改革明显提升了农信社的经营绩效和抗风险能力,并且有效缓解了资产负债率对经营绩效的制约,同时支农绩效不受法人结构改革的影响,也难以通过提高其他两项绩效来提升;各省份的结果与总体基本一致,而陕西省农信社因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影响了法人结构改革的效果。这一研究为优化我国农信社的资本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绩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城市是各种社会经济要素聚集的场所,是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城市。珠三角
在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以来,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万兴未艾。从已公布的纲领性文件可以看出,本次国企改革与以往相比侧重点并非“融资”,而是“引入优质的战
家庭金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限参与之谜”,对“有限参与之谜”的一种解释是家庭在进行资产选择时面临多种风险,包括金融风险和背景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家庭不愿意进行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概念已深入人心,并对零售、租赁等多种传统行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也以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多种形式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