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排球历经60余年的发展,不断涌现出男女排青年才俊,在国内甚至国际赛场上都有所建树,远到袁留斌、郭亮、孙丽娟,近到焦帅、李睿、朱婷,河南排球为中国排球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河南省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排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河南省排球在国内赛场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由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基数较小,可选材的范围也在缩小。LTAD模式是在欧美国家发展较好的一种体育人口培养模式,其目标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以增加国际赛场的竞争力,还面对缺乏锻炼的一般人群,在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层面,其不仅针对“有天赋”的运动苗子,而是面向所有适龄参与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是一种较成熟的运动员培养模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对LTAD模式进行解读,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力求通过借鉴LTAD模式为河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状况整体较好,但训练年限普遍偏短,训练动机比较积极且多样化,但训练阶段的区分和过渡不明显,场地较为完善,有一定的训练和比赛频次以积累训练量。2、河南省青少年排球队员的培养内容以排球技战术和身体素质为主,较少涉及基本动作模式、运动营养、运动恢复等方面的内容。培养途径大多以教育、体育系统培养为主,缺少社会培养和家庭培养的介入,培养经费来源单一。3、河南省青少年排球教练员的学历基本为本专科及以上,但科研数量偏少,有专业队运动经历的居多,执教年限较长,教练员执教理念偏差较大,基本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4、LTAD模式在欧美国家取得了较好的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成果,与河南省现行的排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在训练阶段、培养受众、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等方面都有所差异。通过研究形成以下建议:1、借鉴LTAD模式制定出河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优化方案,要注重青少年不同训练阶段有限发展的内容,在起步阶段要着重对其基本运动能力进行培养。2、发展多元化的排球运动员培养途径,鼓励社会俱乐部和运动员家庭进行共同培养,利用河南女排和河南天冠男排成立不同年龄段梯队,以郑州、洛阳、周口、新乡、开封五地成立豫中、豫西、豫南、豫北、豫东排球人才基地,整合资源。3、优化教练员的执教理念,组织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搭建教练员交流平台,教育、体育系统聘请高水平国内外教练员进行巡回执教。4、借助彩票、企业等社会力量和资金的支持,利用已培育的优秀运动员、优秀校友为队伍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