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性文物保护的关键是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和调控,来延缓文物的腐蚀。本文以天津博物馆为例,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监测分析,在测定宣纸性能的基础上评估温湿度对宣纸类文物的影响,最后制备不同种类的活性炭,并对活性炭吸附文物保存微环境中气相甲醛的性能进行测定与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天津博物馆的展厅在空调系统作用下温湿度不受室外扰动的影响,展柜内温度变化服从于展厅,有调控系统的展柜相对湿度较稳定。从“适宜、稳定”角度评价,各展柜内温度波动指数均保持在0.44左右,稳定性较好;相对湿度的“适宜、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有调控系统的独立展柜、延墙通柜、无调控系统的独立展柜、展厅。文物保存环境中的照度和紫外线强度基本满足文物保存需求。展厅内CO2浓度受人数影响在583822ppm范围内波动;VOC浓度超出规定要求的300ppb,不能满足文物保存要求。用吸收性、墨滴直径、墨滴扩散速率等判断宣纸润墨性,净皮宣纸的润墨性最佳,特净皮、生宣次之,熟宣润墨性最差。在相对湿度60%条件下,宣纸达到吸放湿平衡所需时间分别为200min和400min,宣纸吸放湿过程存在滞后性,且生宣类宣纸滞后性大于熟宣;高湿环境对宣纸回潮率影响较大,温度对宣纸吸放湿影响较小,因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相对湿度才是影响文物保存的关键。利用8种原料制备活性炭,其中梧桐树皮为8种原料中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原料,最佳制备工艺为磷酸浓度50%、炭化温度800℃、浸渍时间48h,制备出的活性炭碘值为867.23mg/g,得率为34.15%,比表面积为784m2/g,孔容为0.435cm3/g,孔平均直径为2.22nm,N2吸附量为289.62 cm3/g。活性炭吸附甲醛服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能够很好描述活性炭吸附甲醛的过程。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活性炭,平均净化率为64%,净化单位体积所需活性炭质量为37.32g,可使空间内最终甲醛浓度降低至0.053 mg/m3,满足文物保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