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本文以苏州大学2014级两所民办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体质健康测试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2014级民办大学生在2014学年、2015学年、2016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跟踪调查,并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内部动因,外部原因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分析中,找到影响苏州大学2014级民办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通过深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苏州大学民办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偏低,优秀率较低,不及格率偏高,大多数同学都处于及格水平,同时男女生在第二学期成绩最好,与第四、五学期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学生进行过一年体育课锻炼有明显联系。从身体形态分析看,苏州大学民办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保持良好,男女生在大学过程中低体重与肥胖率有所下降,正常体重人数有所上升;从生理机能水平分析看,苏州大学民办学院学生整体身体心肺功能较好,男女生肺活量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及格人数有所减少,但到第五学期男女生肺活量值出现下滑趋势,仍需要学校加强重视,稳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身体素质分析看,苏州大学民办学院学生总体呈“升—降—升”发展趋势,男女生身体素质各项平均值均在第二学期达到最高。通过将民办学院与公办学院第二学期与第四学期体质测试成绩横向对比分析,参与体育选项课与不上体育选项课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第二学期民办学院学生与公办学院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到第四学期,民办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迅速下降,公办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成绩基本与第二学期持平,公民办学院学生体质状况差异明显扩大。当前苏州大学民办学院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要矛盾是学生清醒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次数少、锻炼时间短之间的矛盾。同时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等因素也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苏州大学民办学院体育课程的开设存在不合理性,两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不仅使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减少,直接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水平下降;而且两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不够,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