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木枣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黄河诸支流下游沿岸,且品质上等,宜制干。木枣虽以制干为主,但因为采后极易软化腐烂,导致其加工期很短,大量的枣没有来得及加工就已经腐烂,或是由于贮藏不善,降低了鲜枣的品质,导致加工出的产品质量低下。目前,关于提高木枣贮藏技术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故本课题以采收自陕西榆林佳县佳芦镇的木枣为试材,系统地进行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为木枣保鲜及加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第一,对木枣品质及贮藏特性的研究得出木枣的呼吸类型为呼吸非跃变型;后期全红木枣主要营养成分高于前期全红木枣,但后期全红木枣不如前期耐藏;全红木枣贮藏过程中总酸开始降低,后期升高,总糖含量先不断增高,到贮藏后期又有所下降,Vc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在呈不断下降趋势,乙醇含量前期缓慢上升,后期上升加快;木枣里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低,果肉的褐变不是由多酚氧化酶造成的酶促褐变所致。
第二,环境气体成分对木枣贮藏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木枣在O2含量低于2%,CO2含量超过5%会发生无氧呼吸。在没有CO2存在下,随着氧气的浓度增加,木枣的贮藏效果越差。而在固定O2组成的情况下,存在适当比例的CO2有助于木枣保持硬度和Vc。
第三,硅窗气调保鲜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硅窗面积,通过硅窗袋的自发气调,达不到木枣贮藏理想的气体组成。且硅窗面积设置越大,木枣的失水也越严重。
第四,不同保鲜处理对木枣品质调控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前喷施壳聚糖、钙离子、赤霉素混合溶液可以降低木枣腐烂指数,延缓木枣硬度下降和软化,降低了木枣的膜脂氧化反应速度和乙醇积累的速度。而1-甲基环丙烯(1-MCP)和水杨酸处理对木枣贮藏具有不利作用,会加速木枣的衰老,增加软果率和腐烂指数。
第五,木枣贮藏过程中病原菌的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可最先侵染木枣,青霉菌和酵母菌在链格孢菌侵染破坏果肉组织后才侵入。木枣衰老软化时,枣皮组织会出现裂痕和微孔,这些变化为致腐菌侵入枣内部组织提供了路径。病原菌更容易通过果柄着生处侵染枣果,枣果柄着生处抵御致病菌的侵染能力小于果面。
第六,链格孢菌植物抑菌剂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苦参、甘草、枸杞、金钱草提取物对链格孢菌有抑菌效果,而其它植物的提取物没有抑菌效果;苦参的水、乙醇和丙酮提取液,甘草的乙醇和丙酮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可以作为链格孢菌抑菌剂;苦参抑菌液的最佳提取工艺均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温度50℃,提取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