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工科专业选考科目设置研究——以S大学为例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一直是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高考的考试科目在中学教育和大学选材过程中起着“桥梁”式的连接作用,在最新公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高考总分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其中,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也就是说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其各类专业的高考选考科目。这不仅关系到高校科学选拔合适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够尽早培养其专业意识,加强学生对于大学专业的认知。  据此,笔者将以S大学2011级的916位工科类专业学生成绩为例,运用相关性数据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学生中学学业水平成绩分别与高考成绩、大学专业基础课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此来研究如何确定工科各类专业的高考选考科目。  研究发现: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六门高中学业水平成绩与其高考成绩、大学期间专业基础课成绩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且文史类科目更能够体现出工科专业学生成绩的差异。因此,可以将高考成绩和大学专业基础课成绩与这六科的关系来作为确定各类专业选考科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笔者依据本研究结论,为S高校确定其工科类专业的选考科目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学校应当重视文史科目对于工科学生成绩的影响,同时将科学数据分析与专家意见结合,优先选择理科科目,以此来更好衔接中学与大学的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延伸或拓展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都备受教师关注。但受应试教育长久以来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存在着片面性,普遍认为作业设计应重在数量,因此在作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依然以题海战术为根本,忽视了作业设计的质量。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开始出现敷衍、应付行为,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只有社区的“小和谐”,才能带来全社会的“大和谐”。建立“政府主导、居民自治、民主公开、因地制宜”的城镇社区管理模式,
我国在建国近60年的历程中,中央政府的职能转变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已经逐步定型和成熟,而地方政府职能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巨大,因而政府职能转变
近年来,供热外网工程中直埋供热管道被广泛使用,可是因为管道被直接埋在地下,漏水点难以发现,不便于维修,因此,施工中要对管道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本文对直埋供热管道冬季
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为了能够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城市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多.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地形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施工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群文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不二法门.它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劣势,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阅读理解空间,使其阅读个性得到满
摘 要:在现在的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生活和生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小学生的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加容易的被学生吸收,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是其中的关键,学校数学课堂有教材作为依据,如何将这些知识进行衔接,这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本文主要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的人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关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