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包银的核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屏蔽材料在军用及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国军事装备屏蔽和民用防电磁波辐射等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电磁屏蔽橡胶存在的比重大、屏蔽频段窄、力学性能差等缺陷,通过对填充粒子的纳米化、复合化,不仅可以大大减小颗粒间的有效距离、降低导电阈值,还可以减少压缩变形对屏蔽性能的影响和敏感性,同时还能改善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微米级玻璃微珠(亚微级二氧化硅)为基核,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和层层包裹法制备表面包银的核壳粒子电磁屏蔽剂,并对液相化学沉积法和层层包裹法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 以氨水作催化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在250~550nm之间的二氧化硅微球。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胶体粒子的粒径出现最大值535 nm,分散度增大;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粒径减小,分散度下降。随着正硅酸乙酯/水的体积比的增加,胶体粒子的粒径和分散度均出现最大值。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使得二氧化硅胶体粒子表面的部分羟基与硅烷偶联剂作用生成Si-O键,表面有机成分增多,疏水性增强。二氧化硅胶体粒子晶化的最低热处理温度应在450℃左右。二氧化硅胶体在常温下粒径大小没有多大变化,粒子之间没有任何黏连;但是,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二氧化硅胶体不能长久放置,硅烷偶联剂浓度愈高,粒子间愈容易发生黏连。 (2) 以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偶联、胶体钯(硝酸银)溶液活化处理后的微米级玻璃微珠(亚微级二氧化硅)为内核,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和层层包裹法制备了壳层为面心立方结构,与内核结合力强,壳层包覆均匀、致密,壳层厚度在20~100nm范围内可控的玻璃微珠(二氧化硅)/银核壳复合粒子。 玻璃微珠(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对其表面包覆状况没有多大影响,同时,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银氨溶液的浓度和采取多次包裹的方法能够对包覆厚度进行有效调节。甲醛溶液的滴加速率对壳层形貌的控制十分关键,但对壳层银纳米晶的组成没有太大影响。
其他文献
磁性薄膜材料是指厚度在1μm以下的强磁性材料,简称磁膜材料,这类材料为磁性器件向低维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实验上,已相当普遍地发现,当磁性薄膜厚度减少到纳米量级时,材料的物理性质表现出很强的尺寸效应。目前,各种大块磁性材料所对应的薄膜具有优异和独特的磁性,同时还出现了人工设计的超晶格、三明治膜、隧道结膜等。因此,对磁性多层膜的理论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兴趣,成绩卓著的当属日本学者Kaneyos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独特的纳米结构,决定其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力学性能、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在新能源电池、传感器、超级电容器、
梳理了近年来北京市有关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相关政策,对其进行了简单解读;对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全国其他省市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非晶合金所特有的原子结构和优于普通材料的性能,自其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材料科学工作者的青睐。铁基非晶合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非晶合金。本文使用(Fe74Ga2P9.65B4.6Si3
近年来,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特别是在大型商场、超市、轨道交通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有充满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