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创新,人们通常想到的是技术创新,但实际上它包括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个人想要取得发展,企业想要站稳脚跟,思维创新和创意营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特别是在自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创新营销类书籍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然而豆瓣2019年度榜单显示,国内受欢迎的创新营销类书籍多为21世纪初出版的欧美书籍的译本,近期发行的书籍较少,韩国创新营销类书籍的译本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选择了朴容厚的著作《打造新观点》(《(?)》)作为文本进行韩中翻译实践,《打造新观点》是一本自我启发类书籍,被称为个人或企业营销、宣传、企划、定位的业务教科书。目前该作品尚无中文译本。本报告采用个案研究法,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并重点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以期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翻译能力和水平。赖斯的文本类型和语言功能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指导核心,文本类型理论即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功能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理解和表达是翻译的本质,高质量的翻译要求将二者有机结合。而为了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将原文贴切地用译入语表达出来,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原文的文本类型。笔者所选原作是一本自我启发类书籍,属信息型文本,较注重内容,故翻译重在语言质朴易懂。因此笔者在正式翻译前注意查找相关专业术语和平行文本,以做充足准备。本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项目简介,主要对原作的作者以及作品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主要阐述了笔者的译前准备活动和译后修改工作。非文学翻译的译前准备和文学翻译有所不同,笔者需要多方查找资料,比如查找或查阅相关的平行文本和相关术语。在译前准备过程中,笔者回顾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参考资料和平行文本。在译后修改上,笔者为保证译文的质量,进行了多次修改。第四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译例分析,本部分主要讨论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以及笔者的分析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法。笔者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翻译和句子翻译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译例分析,详细分析了翻译过程中运用的一些译词和译句技巧。虽然原作属于信息型文本,但多数作品都不只限于一种文本类型,也就是说信息型文本中也会出现表达型文本的表达,有时可能需要将原文的隐性要素进行显化翻译,这时就需要用增译法来将信息显化。另外,由于信息型文本主要是信息传达,再加上韩语本身的特点,原作中有较多的长定语句。笔者处理这类句子时,在保证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进行了翻译。最后是结语部分,本部分总结了笔者的翻译心得和经验收获,也分析了笔者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