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绿地的生态建设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校园绿地属于城市附属绿地,校园绿地相比其他附属绿地绿地率较高、并且有专人管理、假期相对其他时间段人对绿地干扰较少,利于植物自我修复,并且校园绿地在教学示范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附属绿地,尤其是校园绿地在建设时更应该注重其生态效益。如今国内外对于绿地生态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内容针对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较多,对于微观层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生境营造就是针对场地生态建设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本文在生境营造、气候气象学相关理论,数字景观学相关理论研究下,对日照因子生境分区的理论分区进行相关研究,利用软件模拟的方法确定光因子生境类型划分的理论依据具体划分方法。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门花园、东楼花园为实践基地,对场地中光照因子生境分区进行观测实验,验证理论分区的合理性。西安地区光因子生境分区,以日照时长进行生境类型划分结果为:全阳生区(日照时长6h以上)、建筑半阳生区(日照时长4-6h)(包括建筑东照半阳生区、建筑西照半阳生区)、建筑半阴生区(日照时长为2-4h)、建筑全阴生区(日照时长0-2h),植物阴生区(日照时长为0-4h)、植物半阳生区(4-6h),其中建筑半阴生区和半阳生区合为相对阴生区;以光合有效辐射进行生境类型划分结果为:场地中日均光合有效辐射根据计算机模拟,小于或等于1.5×106 J/m~2的区域划分为阴生区;介于1.5-4.5×106 J/m~2的区域划分为中生区(其中1.5-2.5×106 J/m~2为半阴生区,2.5-4.5×106 J/m~2为半阳生区);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大于或等于4.5×106 J/m~2的区域为阳生区。场地的生境对于种植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生境类型适合不同的群落生长。本文主要针对校园中的绿地生境类型,在现有的生境营造理论下,对生境因子中的光照因子进行进一步研究,明确了在场地生境类型划分时如何进行光照因子类型划分,确定了光照因子类型划分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大学校园绿地生境营造理论。为下一步的场地设计、植物群落种植等相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