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HFMD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流行,我国自2008年3月份安徽阜阳出现疫情以来,几乎波及中国大陆所有省份和地区,自2008年之后,我国HFMD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手足口病的散发和暴发与柯萨奇病毒A10和A6有关,并且不同基因型每隔2年交替流行一次,几乎每年都有不同基因型肠道病毒的出现。近几年,国内很多地区HFMD的EV71和CVA16不再是优势流行株,其它肠道病毒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并且临床上出现CVA共感染现象。所以,伴随着其它肠道病毒所占比例的升高,在HFMD中地位与EV71,CVA16同等重要。每年山东省都是手足口病流行的重灾区,不同地区优势流行株类型各异,目前关于山东省其它肠道病毒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进行山东省肠道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进行其它肠道病毒的测序分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肠道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基因特征,分析其它型肠道病毒不同基因片段的序列特征和进化规律,探索其起源、进化速率、基因重组和传播规律等特征,以及病毒变异与流行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全面掌握山东省近两年肠道病毒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流行病学情况,毒株分类以及流行株的进化,深入地了解HFMD的致病机制,为临床HFMD的治疗提供思路与指导。方法通过联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HFMD病毒上清液标本和粪便标本,采集地点集中在泰安、德州、东营和威海等HFMD流行地区,每个地区采集至少40株,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获得病毒;按照毒株的分离时间和地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毒株,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Bioedit方法进行全部CVA10基因序列和部分CVA6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析,运用Meg5构建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树。通过相似性分析和遗传进化树的分析来检测肠道病毒的遗传进化情况。结果通过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HFMD的病毒上清液标本,总共测出25株手足口病其它型全基因组序列,其中CVA10全基因组序列有11株,CVA6全基因组序列有5株,CVA2有1株,CVA4有3株,CVB4有4株,CVB5有1株。通过粪便标本,我们从山东省的9个城市中分离出肠道病毒187株,目前测出全基因组的有26株,主要包括CVA2、CVA4、CVA6、CVA12和CVA14等基因型。我们通过Bioedit来进行CVA10型毒株和CVA6型毒株的相似性分析,通过RAx ML法和Meg5来分别构建CVA10和CVA6的遗传进化树,我们发现CVA10毒株具有跨地区传播的特点和遗传多样性的特点,其中两株CVA10浙江株存在基因重组的情况;CVA6毒株同样存在地区聚集性、跨地区交流、遗传多样性的特点。结论1、CVA10和CVA6毒株都存在跨地区传播的特点。2、CVA10和CVA6毒株均具有的遗传多样性特点。3、CVA10毒株中的两株浙江株存在基因重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