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农场政策执行状况研究——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侨农场是为安置归侨而设立的国有农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归侨安置政策作用下的特殊产物。为给广大归侨在国内的生活提供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诸多政策法规以体现华侨农场的特殊政治地位,因此,其具有其自身独特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侨农场的政策确实保证了华侨农场的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拥有众多优惠政策支持的华侨农场发展问题日益明显,甚至落后于周边社区。因此,有必要探究这些政策执行状况及今后调控措施。  本文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利用大批农场档案和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各个时期主要华侨农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及其执行效果,对侨务政策和侨务立法的完善提供参考,亦思考当代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得失。通过叙述农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各个时期主要华侨农场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及执行效果,以及华侨农场与地方政府的复杂关系和各项政策在层层下达后的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给予华侨农场合理的行政归属和管理,才能使其经营发展走向正常化。在政策上,应整理现有的政策法规,加强侨务立法,完善侨务政策。只有华侨农场正常化,侨务政策法规得到优化,这样才能发挥华侨农场的优势,促进华侨农场的发展。
其他文献
英国为何成为资本主义的"故乡"并且首先从乡村取得了突破?因为深深植根于传统与现代相冲突的视野,有关资本主义起源的相关研究不可避免地面对中世纪以来就缓慢形成的乡村地貌
当历史进入1930年,红军自身的发展为其向新阶段的发展准备了基本条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军阀混战的加剧为红军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党中央为推行其"左"倾错误而提
王世杰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抗战爆发后,他开始介入中国的外交事务,1945年7月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从而介入了战后中苏东北问题的交涉.战后中苏东北问题的交涉是
金元鼎革时期,由于战乱破坏和蒙古统治方式的落后,中国北方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遭到严重摧残,当时汉人世侯的辖区成为中原文化最有可能得以保存的避难所,尤其以真定、东平两
该文系统论述了军队在美国南方重建中所起到的作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军队成为民主重建南方的重要保证.第二、第三部分论述了军队在南方的政治和经济重建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