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促进价格发现和进行套期保值的功能。2010年4月16日,我国正式推出了基于沪深300指数的股指期货,它的推出填补了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和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手段这一空白,但其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有怎样的影响仍有待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股票指数的概念、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作用、股指期货的概念、股指期货的功能,并对股指与股指期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据此揭示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基本原理。其次,本文从股指期货推出前社会舆论认为股指期货可能对我国股票市场带来的影响入手,收集了新浪、网易两网站对于股指期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大众对股指期货推出后对市场影响的总体预期。通过调查数据发现,大众对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所持态度不一,多数机构投资者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由于机构投资者更理性,更专业,本文采用机构投资者的判断作为先验预期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2007年4月16日至2013年4月16日我国股票指数期货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建立GARCH、EGARCH模型,就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指300标的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印证了机构投资者的预期,并且股指期货推出后“好消息”和“坏消息”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都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