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温80强化嗜热石油降解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k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石油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已经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技术因其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成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修复技术。然而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又制约着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当前主要研究热点就是通过一些方法强化修复过程。本论文主要围绕Tween 80强化嗜热石油降解菌的研究展开,Tween 80强化可以将亲脂性的石油从土壤中解吸出来从而容易被微生物利用,高效嗜热降解菌种在外源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减少土著菌对嗜热菌的干扰,加热条件也可以改变石油的物理性质使其更容易被微生物降解,从而达到提高修复效率的目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通过Tween 80对两种实际污染土壤进行单因素石油强化去除试验,然后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去除条件,1号土(黏土)Tween 80浓度、水土比和反应时间最优值为:3000 mg/L、2:1、120 min;2号土(砂土)Tween 80浓度、水土比和反应时间最优值为:4000 mg/L、10:1、60 min。最优工艺条件下的1号土(黏土)测定值为54.13%,达到预测值的94.49%。2号土(砂土)测定值为49.49%,达到预测值的96.59%,为后续添加微生物试验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对三株地芽孢杆菌进行培养基中单因素试验,对于G.thermoleovorans最佳降解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石油浓度18 g/L,反应温度为60℃,盐浓度为3 g/L;对于G.stearothermophilus最佳降解条件为:接种量15%,初始石油浓度18 g/L,反应温度为70℃,盐浓度为5 g/L;而对于G.thermodenitrificans最佳降解条件为:接种量15%,初始石油浓度18 g/L,反应温度为70℃,盐浓度为3 g/L。三株菌在高温条件下七天最佳降解率分别为43.63%、48.93%和42.41%。然后通过不同浓度的Tween 80对三株地芽孢杆菌的增殖情况影响试验发现,Tween 80对三株地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筛选出具有石油降解能力且耐高温的土著菌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最佳反应条件为:接种量为20%,初始石油浓度为18 g/L,反应温度为50℃,盐浓度为5 g/L。土著菌在高温条件下的七天降解率能够达到49.89%。然后将Tween 80的浓度作为变量探讨其对土著菌的增殖影响,发现Tween 80不会抑制土著菌的生长,说明其没有对土著菌表现出生物毒性,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反而促进了土著菌的生长。然后,在Tween 80强化条件下的实际污染土壤修复试验中,混合菌投加与灭菌条件均表现出对石油良好的降解效果,土壤中的石油能够更快达到更高的去除率。其中原土投加混合菌组在第50天的去除率达到了93.35%,灭菌投加混合菌组最终去除率最高为95.31%。各组脱氢酶活性呈现同石油降解率相同的增长趋势,且灭菌投加混合菌组的最高,在第50天脱氢酶活性达到了1201.67μg/(g·d)。其次各试验组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最后植物毒性试验显示未修复土壤的小麦种子发芽率不超过5%,生态毒性均较大,修复后的2号土(砂土)发芽率及根际长度均最高达到了81.67%和112.64 mm。最后,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高到低为未修复1号土>未修复2号土>原土2号投加混合菌组>原土1号投加混合菌组>灭菌1号投加混合菌组>灭菌2号投加混合菌组。对于已修复原土1号投加混合菌组和原土2号投加混合菌组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分别占比39.04%和11.86%。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预测表明通过表面活性剂强化与高温处理以及土壤灭菌均不会对促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外来生物体生物降解与代谢功能有显著改变。本研究通过探究土著嗜热微生物和三株地芽孢杆菌复配得到复合菌群对在Tween 80强化以及高温条件下的实际污染土壤降解试验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体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板式塔因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液气比的适应范围大、便于满足工艺中特殊要求的优越性能,在化工分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效节能日益成为化工企业发展的主线,因此开发高效低压降塔板并研究其流体力学性能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本文面向化工分离领域生产实际,旨在解决高纯度与高能耗的矛盾难题,设计了由导向孔、鼓泡促进器和立体帽罩复合而成的高效率、低压降的导向立体喷射复合塔板(FVJT)。采用空气-水
学位
当前的化学工业中广泛存在大相比工况下的混合处理工艺,比如萃取富集、废水处理等过程。传统的工艺设备如萃取塔、搅拌釜等反应器由于其结构特点存在液泛、开停车稳定时间长等缺点,且普遍耗能较高。超重力反应器在流体混合方面具有优异性能,本文使用可提供高超重力环境的超高转速旋转填充床(Ultra High Speed Rotating Packed Bed,UHS-RPB),将超重力技术与降膜混合技术耦合,结合
学位
在评估和优化半导体器件开关瞬态特性领域,解析模型因具有简单、直观、应用便捷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研究。相较同等功率等级的硅基功率器件,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可以应用于更高开关速度,其开关瞬态特性更为复杂,开关瞬态解析建模也更加困难。本文
期刊
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与电催化剂密切相关,但由于贵金属储量稀少,价格不经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贵金属电催化剂商业化大规模的应用。多功能电催化剂能够在同一电解质中进行多个高效催化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以及更低的制备成本。因此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多功能电催化剂代替贵金属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制备了两种MOFs材料衍生的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催化性能的化学合成方
学位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和可再生等诸多优势,高压储氢技术存在体积能量密度低和成本高等短板,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储氢方式,并将储氢载体中的氢能加以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围绕储氢液体放氢过程和氢燃料电池的用氢发电过程展开研究,以设计和开发储氢液体催化脱氢与氢燃料电池耦合系统为研究目标,分别搭建了小型储氢液体催化供氢系统和k W级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选取环己烷-苯作为有机
学位
传统的保温装饰一体板在墙面网格划分方面较为繁琐,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也难以保障湿作业时的质量要求。而金属面保温装饰一体板无论是在构成还是在节点连接方式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应用时的安全性能良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也将以此为基础展开分析讨论,首先论述金属面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结构与设计,然后探索其在外墙板中的应用。
期刊
目的:探索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级4个班1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97名学生为实验组,2个班9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包括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校内校外实训、开展急救志愿者项目三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操作示教练习和实训模拟练习。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程成绩、急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工业革命之后,温室气体排放量猛增,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对人类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挑战,因此控制温室气体CO2的排放至关重要。以有机醇胺溶剂作为吸收剂的化学吸收法是捕集CO2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技术最为成熟的技术。然而,较高的吸收液再生成本和设备投资费用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发低再生能耗吸收剂配方体系和使用高效吸收设备是提升化学吸收法应用于工业捕集CO2过程可行性的关键。本文拟采用化学
学位
目的 探讨专科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院前抢救中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救治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急救中心2019年2月—2021年2月接诊的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院前医疗、护理干预方式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院前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根据急性脑卒中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实施专科急救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接诊到开始急救时间、接诊
期刊
受污染的饮用水会导致霍乱、腹泻和伤寒等水传播疾病的发生,不断增加的世界人口和全球化的互联互通更加大了疾病通过水传播的风险,因此有效的水消毒过程对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紫外线消毒技术具备优越的杀菌性能和不产生消毒副产物等特点,在饮用水消毒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UV-LED发光二极管,222 nm准分子灯等波长可变,对人体无害的新紫外消毒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尚不清楚不同紫外光源对细菌、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