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代大背景下,对外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实践报告涉及的《巨鲨专业显示器用户手册》的翻译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实践是笔者的第一次技术翻译实践,由中文译为法语,丰富了笔者的翻译经验。尽管承接任务之前对翻译的可行性做了初步评估,笔者在翻译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难点:如何再现使用手册文体特征,如何查找术语,如何理解与翻译法律文本,这些都是笔者无法绕过的问题。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难点,笔者才能从这次翻译实践中获得经验,对使用手册的翻译策略有了大体把握。基于此,通过本论文,笔者希望将这些经验与大家共享,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本文将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翻译任务及过程描述、文本特点描述、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翻译任务及过程描述部分主要介绍了该翻译项目的背景、翻译任务的性质、委托方对翻译的要求以及翻译过程。翻译文本是巨鲨医疗申请北美市场认证的申请材料之一。该翻译任务由其旗下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委托,由中文翻译为法语,十天之内完成。由于这是笔者第一次接触使用手册对外翻译,笔者在翻译前做了比较充分的材料准备,并初步制定了参考平行文本进行翻译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就技术问题询问对方技术人员,以期对翻译起到辅助作用。翻译文本提交之后,笔者继续跟踪认证申请状况。文本特点描述部分主要对使用手册的文体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文本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大量技术术语,多用祈使句,出现高频词汇以及含有法律文本。文中对常用的术语词汇进行了汇总,并对说明类文本的句式和词汇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以便对文本翻译总结提供方向。翻译案例分析部分主要从术语翻译和用户手册文体特点两个方面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无论是术语翻译,还是非术语翻译,笔者都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中法文读者的阅读习惯,采取了追求功能对等的翻译策略。分析围绕文本最具特色的几个部分分别展开,覆盖了词、句、段的翻译。毫无疑问,中法文表述习惯有异有同。对于同的部分,笔者力求保持原文风貌,同时用地道的法语进行表达。对于异的部分,笔者选择在法语中寻求功能对等的翻译,而不是字面对等的翻译,在形式与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选择优先考虑语义与语用功能。翻译实践总结部分主要对该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翻译市场的现状做了一定的思考。通过这次翻译实践,笔者充分意识到在技术翻译中不应当只关注术语,更应该关注文本“信息交流”的目的。另外,在实用类文本翻译中,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非常适用。在实用类文本从母语译入非母语的过程中,借鉴及模仿是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此外,在翻译需求逐渐丰富化,也逐渐精细化的今天,译者更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