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zim)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山地速生用材树种,迄今基本处于野生状态,有关遗传改良研究较少,良种化程度低。为满足我国南方山地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建设对品种的急需,就响叶杨三倍体育种的相关染色体加倍技术以及细胞学基础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有关结果如下:1、响叶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启动较早,水培24h进入减数分裂,整个减数分裂过程较快,大约需84h。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与外部形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响叶杨不同无性系之间、同一无性系不同花枝间、同一花枝的不同花芽间以及同一花芽不同部位间的减数分裂进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响叶杨对其开花散粉期内阴湿多雨环境适应的结果。2、响叶杨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着一定的时序相关性,当响叶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完成至四分体时,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细线期;当雄配子发育至单核早期,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细线末期;根据响叶杨雌雄配子发生、发育的时序相关性,通过相同培养条件下小孢子发育进程的观察,可以对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即时判别。3、响叶杨胚囊的发育类型为蓼型,授粉后3h单核胚囊形成;授粉后8h,单核胚囊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两个核,形成二核胚囊;授粉后12h,形成四核胚囊;授粉后20h,进入成熟胚囊时期;授粉44h后响叶杨的卵细胞与其中一个精子结合后发育为合子。在柱头完全开裂期,即柱头开裂呈180°角并分泌大量粘液时,为响叶杨最佳的授粉时期。4、对秋水仙碱诱导响叶杨花粉染色体加倍进行了初步研究,但获得的2n花粉百分率较低,最高只有20%,其原因可能与响叶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不同步性有关。秋水仙碱化学诱导响叶杨2n花粉的技术条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5、在解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即时判别以及最佳的授粉时期的基础上,开展了响叶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以及授粉后施加秋水仙碱诱导三倍体染色体技术研究,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杂种后代,有待染色体倍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