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描述式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片面强调理性而忽视感性和非理性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知识与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个性表现,以至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诸如学生感受力衰退、情感冷漠、精神生活贫乏等不良后果。面对如此现状,笔者试图尝试一种能更贴近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从而满足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表达的教学方式——语文描述式教学。笔者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在理论层面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论证。描述式教学是以语文新课程理念、现象学美学、接受美学等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话题引导下,借助一定语境与情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阅读与生活体验,以语言描述的方式表达出隐含在文本深层的思想、文化、历史、审美意蕴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描述式教学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描写、刻画、渲染、塑造、表现等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概括、推理、评价等逻辑思维与哲学思辨能力。语文描述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的多元化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与心灵世界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实现学生阅读体验与语言表达的积极互动,有力地纠正了以往语文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知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实施语文描述式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巧妙设计话题,为激发学生的独特感觉与体验搭建平台、创造空间;强调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的同步发展,通过语言表达外化思维,使思维更缜密细致;追求学生描述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立足语文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关注学生审美能力与情感世界的发展;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语文描述式教学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表达准确生动、想像丰富奇特、情感细腻思想活跃;教学过程的设计——情境创设、话题生成、示范指导、思考酝酿、表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写作习惯,读书对写作的影响,生活积累对写作的影响,写作的冲动与兴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作文的关系,目的是从中了解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共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般通过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等体现出来,它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制约,并与政府的组织机构直接相关。但从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从2006年~2011年3次开滦集团职工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增加了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测定的体检
由俞荣根主编、孔学堂书局出版的'礼法传统与现代法治'丛书第一辑于2018年出版。丛书以'礼法'为主线,纵横展开,层层剥笋,以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写法,在&#39
利用Python和MySQL搭建企业内部的营销管理系统,以满足公司运营和日常管理的需要,系统具有对产品、客户管理的功能。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