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织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形式。作为联接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的桥梁,合作社不仅是家庭农场延伸产业链条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助推器,也是龙头企业的产业前端保障,在农村经济组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中间力量。由此,本研究深入分析合作社运行中普通社员对核心社员信任发展过程中合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及其变化。借鉴需求理论与决策理论分析不同动因建立信任对合作满意度考量的影响,对信任发展的影响;利用模型分析方法,检验合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甄别信任发展/未发展情况下合作满意度中介作用的变化。根据研究结论,从农户进入、合作过程和合作效果等环节,从政府和核心社员等角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研究和借鉴现有理论成果,特别是借鉴国内外社会资本理论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特殊情境,深化对信任与合作的认识;研究和借鉴组织行为学有关组织信任与合作发展的认识,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社员与普通社员的信任和合作提出、界定所研究问题,构建合作满意度对信任初始和信任终态这一发展过程的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社会资本理论、需求理论、决策理论和信任理论等基本原理,系统研究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核心社员与普通社员间的信任建立动因和信任发展机理,合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机制等。第三,以雅安市28个省市示范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通社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抽查和数据收集,并对样本进行统计性描述。对合作社普通社员的信任建立考量、合作满意度评价和信任程度的现状描述。第四,提出理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对合作满意度对信任发展过程的中介作用及其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1)检验合作满意度对不同信任建立动因所产生的信任程度的中介作用(2)利用信任演化甄别,分别分析信任得到发展和未发展的情况下普通社员合作满意度中介作用的变化。分析出信任建立对信任程度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是信任建立可以通过合作满意度间接影响信任程度的增强,验证了合作满意度在信任建立与信任程度之间有中介效应。通过信任发展甄别,筛选出信任发展的普通社员进行再一次数据分析得出,信任发展加深了合作满意度对信任建立与信任程度的中介作用;而信任未发展的普通社员其合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减弱。第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合作满意度在信任发展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且进一步表现为不完全中介作用,合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比列约1/3。由此可以看出,合作满意度的出现,强化了信任建立与信任程度的这一信任发展过程的关系。当普通社员信任甄别为发展(针对有意愿继续合作的普通社员,再对其中的合作期望与促使继续合作的因素进行比较。根据条件“合作前不包含情感因素,而后续合作包含情感因素的普通社员”及甄别为信任发展)时,合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是增强的。反之,信任表现为未发展时,合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是减弱的。从因子分析来看,信任建立诉求的影响因子与合作满意度的影响因子一致。普通社员对核心社员的个人特质最看重,自身销售保障和收入提高的关注度也非常高。由此本研究从合作社管理者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有关政府应以培育和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目标,以农户切身利益为切入点,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格局,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培养机制。合作社管理者一方面应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应具有战略眼光,注重合作社中长期发展规划,培养管理者的品牌意识,将当地相似和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提高经营组织的议价能力。并寻求与普通社员利益相契合的新利益点,最大程度的保障普通社员和自身的利益,实现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