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测压仪在渗出性中耳炎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z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渗出性中耳炎(otiits media effusion,OME)是临床常见疾病,咽鼓管功能障碍与其发病密切相关。目前咽鼓管功能的测试方法包括捏鼻鼓气,声阻抗,内窥镜检查及影像学等多种手段,但精准判断咽鼓管功能尚存在一定困难。咽鼓管测压仪是近期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半客观半定量判断咽鼓管功能的检测仪器,国外普遍应用于球囊导管扩张术前后咽鼓管功能的评价,但尚无文献将该检查方法与其他咽鼓管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而其在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特征,目前同样并不清楚。目的:通过咽鼓管测压仪了解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并结合声阻抗结果,探讨咽鼓管测压仪在渗出性中耳炎中的应用特征。方法:采用咽鼓管测压仪和声阻抗测定123耳的咽鼓管功能和鼓室功能曲线,包括渗出性中耳炎患者63耳和正常对照组60耳。其中,患者症状严重程度采用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ETDQ-7)进行评价,咽鼓管功能根据其R值和咽鼓管评分进行评价,其中R≤1代表咽鼓管正常开放,R>1代表咽鼓管延迟开放,未检测到R值为咽鼓管阻塞。咽鼓管评分计算方法:咽鼓管立即开放(R≦1)记2分,咽鼓管延迟开放(R>1)记1分,咽鼓管阻塞(未检测到R值)记0分,以三个压力情况下分别计算。鼓室功能曲线按A型,B型,C型进行分类,对比观察正常耳和渗出性中耳炎耳的鼓室功能曲线和咽鼓管功能情况。结果:正常组在30mbar、40mbar、50mbar压力条件下咽鼓管异常开放率分别为10%,5%,和0%,渗出性中耳炎组分别为76.19%,66.7%,和57.97%,不同压力下各测试组咽鼓管开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图为b型曲线组在30mbar、40mbar、50mbar压力条件下测得咽鼓管异常开放率分别为77.42%,71.97%,和61.29%,鼓室图为c型曲线组为75%,62.5%,和46.87%,两者比较,其结果仅在50mbar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477,0.240,和0.015)。在30mbar、40mbar压力条件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的平均etdq-7评分为16.40±10.72,与咽鼓管评分比较,其结果呈显著负相关(30mbar:相关系数,-0.29,p=0.025;40mbar:相关系数,-0.28;p=0.030),在50mbar压力条件下,etdq-7评分与咽鼓管评分(et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0.013,p=0.924)。结论: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其检测结果与测试压力密切相关,采用不同的压力有助于客观判断咽鼓管功能;联合鼓室功能曲线与咽鼓管功能测试结果可更有效的反映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病变情况。
其他文献
<正>赵梅伯(1905-1999),男中音歌唱家、音乐教育家。生于宁波奉化,就学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1936年回国,受上海国立音乐院萧友梅院长之聘,任上海国立音专声乐系主任
数学实验能融思维和操作于一体,具有直观性、探索性、启发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具有研究价值。目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功能
抗阻力训练对于动脉硬度的影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果。为研究不同负荷的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选择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1±2)岁,分别进行
学堂乐歌的启蒙成为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幼稚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中的标志,这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通过对他们的美育
目的:基于妇人生理病理特点,肝脾失调证是中医妇科临证常见的复合证之一,最早如《黄帝内经》之四乌鲗骨一藘茹丸、《金匮要略方论》之当归芍药散等即是其证治方药,之后历代医
利用典型气象年逐时数据,讨论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的建筑在屋顶和外墙上使用低太阳辐射吸收率的隔热涂层后,全年空调和采暖能耗变化的情况。发现在属寒冷地
史国公药酒是历史悠久且目前仍广泛使用的著名酒剂成药,近年来其来源还被误传。在查阅大量中医古籍文献的基础上,考证了史国公药酒的来源,探讨了其组方成分、制作方法、用法
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业务模式、运营体系、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体量较小,但是客户群体数量较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互联
目的构建1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公共场所监督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确立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公共场所监督绩效评价公共项目和特定项目的备选指标,采用德尔菲法(Del
标志作为企业形象和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本文从标志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起源,从多维的角度介绍标志设计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前景,在不断流行的趋势中形成社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