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水稻重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及粒型性状GWAS分析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以水稻为主食,不断增长的人口、不断减少的耕地以及日益恶劣的环境,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面积这极大的挑战。华南稻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地之一,水稻播种面积占到我国的20%左右,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华南地区水稻的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特点,以及产量的构成因素,分析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更高产量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华南地区水稻品种在粒型性状方面有着明显的选择印记,而粒型性状又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状,因此定位华南地区粒型性状QTL对该地区水稻育种有着重要意义。1.华南地区水稻重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华南地区水稻农艺性状的演化规律,分析华南地区水稻改良的特点,旨在为提升水稻产量寻找新的方法。本试验通过收集华南地区矮化育种以来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和骨干亲本,以及矮化前的农家种,在不同的生态区种植,并考察适应性、株型、穗型、粒型和产量相关等方面共18个农艺性状,通过对其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了种植在不同生态区的华南稻演变规律基本一致,与农家种相比之后的品种在综合性状有巨大的改变,生育期一致、株高降低、叶面积增加、穗粒数增加、粒型细长化。1980s前注重生育期和株型的改良,之后着重改良穗型和粒型的结果。生物量是水稻高产的基础,矮化育种后株高降低,收获指数增加,想要进一步提升库容增加产量,通过增加逐年下降的有效穗来增加生物量是华南地区进一步提升产量的重要途径。2.华南稻粒型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此次分析以上述实验华南稻自然群体为材料,实验室在前期对本次试验的材料进行了25X-30X深度的重测序,共得到4977695个SNP,结合2017与2018在深圳、萍乡、南宁和三亚鉴定的粒型(包括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性状进行GWAS分析,共定位到25个QTLs,分别位于第1、第3、第4、第5、第6、第10染色体上。利用候选基因关联结合单倍型分析方法最终确定了位于3、4、5、6和10号染色体上共17个重要的QTL。本次试验主要以华南水稻的演变规律结合其中粒型性状GWAS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华南水稻的特点。
其他文献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考验着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更考验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突破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传统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机遇与担当,希
在316L不锈钢表面进行常规化学镀及超声辅助化学镀Ni-P合金,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两种条件下获得的镀层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了热处理前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证券市场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新的发展趋势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想要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证券市
长江上游东溪口水道是典型的弯曲分汊河道,航道通航条件复杂,卵石运动规律不易把握,航道治理难度较大。该航道的滩险之间距离较近,相互制约形成卵石滩群,一滩整治后,其影响会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动力。但我国现行城镇化过程并非低碳,存在城镇建设用地粗放、资源消耗严重、道路交通高碳排放等
插图在教材中的存在不仅仅是教材装帧设计的美观需要,插图这一视觉符号与文字符号在教材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插图与文字都是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插图承载着文字部分所不能传达的教育资源。两岸文化同宗同源,都以汉语为母语,两岸语文教材都十分重视插图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插图的设计、使用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两岸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设计和使用也有所不同。本课题以大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
正念是起源于东方佛教的古老概念,近年来因其独特效用在工作场所备受关注。同时,正念与领导力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被揭示,并成为领导力研究领域的新兴议题。正念型领导是指领导
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小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存在一些误区,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情
本文以伊斯特万·巴尼亚伊的无字绘本作品《变焦》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这部作品图像叙事中的形象表现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从视点的转换,特写式构图,画面气氛烘
以河南省陆浑灌区为研究对象,将陆浑灌区自1970年建设以来的水资源供需情况相结合,主要从灌区水资源来水与需水分别处于极大极小值和极小极大值时是否引起灌区水资源短缺或是否水资源供需匹配的角度,构建了灌区水资源供需时序相依性VEC-Copula模型,分析了灌区发生极值事件的概率及条件重现期,为灌区需水结构优化和旱涝等极值事件的发生提供实践意义。根据陆浑灌区历史观测数据得到降雨量(P)、灌溉用水量(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