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束等离子焊接(Micro-Plasma Arc Welding)是等离子弧电流在35A以下的一种焊接方法,这种焊接方法具有能量集中、热输入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薄板的焊接。再制造是以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为手段,对零部件缺损部分进行修复以达到先前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本文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微束等离子不同喷焊参数对喷焊层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微束等离子再制造特种材料零部件的可能性。本研究中,以Q235为基体材料,在基体上喷焊Ni60自熔性合金粉末,实验过程中以多组实验参数喷焊Ni60合金粉末,得到不同形貌和性能的喷焊层并对其进行研究。改变的实验参数包括焊接电流、送粉量和焊接速度。此外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设备分析喷焊层的显微组织和晶界处析出的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喷焊层的形貌受到焊接参数的影响,焊接电流会改变热输入从而影响熔池的深度,送粉量会影响喷焊层的厚度,焊接速度会影响喷焊层的连续性,喷焊层力学性能分布受到喷焊层厚度和稀释率的影响,焊接电流为33A时,喷焊层中心平均硬度为500Hv0.3,增大焊接电流到36A时,堆焊层中心平均硬度降低,为450Hv0.3。送粉量为13g/min时平均硬度值最低,约为430Hv0.3,送粉量为16g/min时平均硬度为500Hv0.3,送粉量为19g/min时平均硬度值略微大于500Hv0.3,但是喷焊层中出现气孔和裂纹。光学显微镜观察喷焊层晶粒形态,喷焊层靠近熔合线附近主要为柱状晶,焊缝中心主要为等轴晶。通过扫描电镜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喷焊层显微组织,在喷焊层晶粒晶界处有片状和网状的物质析出,根据能谱分析片状析出物多为碳铬化合物、硅镍化合物等;而网状析出物多为铁碳化合物,多道喷焊层经过腐蚀后会产生明显的界线,并且两道喷焊层耐腐蚀能力不同,第二道喷焊层抗腐蚀能力比第一道喷焊层弱,这与后层喷焊层对前层具有热处理作用有关,热处理能够有效消除元素的偏析,使得第一道喷焊层中Cr、Ni元素在g基体区域中分布均匀,于是整体的抗腐蚀性能较好。在多道喷焊层界面处有大量的柱状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