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个税方案经过多次调整,税率征收基准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新一轮个税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指导。在众多税种中,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优势最为突出,被公认是促进居民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有效抓手。在我国的税收收入中,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并不高,但它却是“税痛感”最强的一个税种,原因在于其课税对象是居民收入,使纳税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身收入的减少。自198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来,尽管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有过大幅度修改,此后也曾经历多次微调,但关于进一步改革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且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个人所得税改革涉及民生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等方面都日趋成熟,但个税新政纳税人满意度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如何在税制模式的变化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基于纳税人满意度视角,在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背景下,结合公平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和公众满意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在对国内外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和未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的改革方向,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新政提供改革思路,分析对比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并以G市H区个人所得税新政实施以来纳税人满意度情况为例,进行具体调查问卷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普通民众对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的满意度,从纳税人满意度视角深入分析研究个人所得税新政实施以来纳税人满意度情况,结合个人所得税的税制特点和个人所得税新政推行过程的对纳税人服务管理状况提出进一步的完善意见和对策。